
曾几何时,黄土高原苹果种植长期受“品种不适”困扰。国外优良品种难适应本地气候,本土品种少、口感普通、效益低。再加上苹果采收后缺乏统一品质标准和品牌包装,造成了产业难成规模、难达标准的局面。
瞄准这一痛点,我们从跨地域品种与本土砧木深度融合入手,开启破局之路。
“接穗”决定果实品质、“砧木”决定果树的适应性和抗逆性,二者共同决定了苹果特性。为破解传统选种难兼顾口感、适应性与丰产性的难题,我们团队反复试验,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秦脆”作接穗,嫁接到自主选育的砧木“SXND-1”上,这样既保留“秦脆”酥脆酸甜的品质,又让果实成熟期提前15-20天,抗苦痘病等能力显著增强,更好地适配黄土高原环境。
经多年攻关,“大宁宁脆”成功诞生,改变立竿见影。传统品种定植后五年才挂果,“大宁宁脆”实现一年定植、三年挂果,且苦痘病发生率下降30%以上,优质果率超80%,售价远高传统品种,效益达普通红富士的两三倍。同时,我们配套研发矮砧集约化栽培技术,每亩可节省40%劳动力成本,通过智能化分选技术,推动产业全链条升级。
2021年,大宁县建2000亩示范基地,几年间种植面积扩至近3万亩,苹果畅销国内,还出口英国伦敦、加拿大等地。2023年,大宁县成立宁脆苹果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整合14家合作社资源,实现技术、标准、销售统一。通过单智能化分选,特级果单颗售50元,地头价每公斤20元,较传统红富士溢价超100%,按每亩产2000公斤算,果农每亩多增收2万余元。
如今,“大宁宁脆”成为山西“特”“优”农业发展的优秀代表。未来,我们将继续优化品种,提升抗逆性与口感,完善配套技术,探索绿色有机种植和深加工,打造“育种-种植-加工-销售-品牌”全产业链,让这一产业更绿色、高效、具有国际竞争力。
报道链接:https://nginx-sxrb.app.sxrbw.com/sxrb/site1/mweb/202511/19/c2072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