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在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旱作大麦试验示范基地,收割机正在田间穿梭作业,收割、脱粒,装车,整个流程一气呵成。大麦收割完毕,紧接着就将抢种甘蓝。前脚收麦,后脚种菜的复种模式让土地不闲置,种植不断档,实现一年双收、一地两用。
山阴县“大麦+蔬菜”的复种新模式正在让昔日的边际农田焕发新生。当地通过科学规划种植周期、精准匹配作物特性,实现了“一地两茬、一年两熟”,开辟出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路径。
“一季大麦、一季蔬菜”的高效农业模式得益于良种良法的叠加,山西农业大学的专家团队筛选出的“中啤麦1号”大麦品种,既耐寒又耐贫瘠,能在山旱地、盐碱地生长;而且其生育期仅120天左右,刚好为下茬蔬菜留出种植时间。
山西作为酿造业大省,每年消耗大麦超40万吨,自给率却不高,严重依赖外调。瞄准“酿造原粮本地化”攻关,山西省现代农业杂粮产业技术体系整合,筛选出适合酿造且抗逆性强的“中啤麦1号”,充分利用大麦生育期短、耐迟播的特点,因地制宜推出“大麦豌豆”套作、“大麦蔬菜”复种等高效种植模式,不仅让山旱地、复垦地焕发生机,更缓解了山西酿造业的“原料焦虑”。
下一步,山阴县将通过“政府+龙头企业+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推广大麦—蔬菜一年两熟生产技术,种植汾酒专用品种,形成从田间到酒厂的直供模式。
“山阴县大麦每年播种2万亩左右,通过鑫霏公司与汾酒集团订单农业种植大麦,给老百姓解决了销售的后顾之忧,日后能够带动农民大面积种植大麦,让老百姓增产增收。”山阴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高贵林说。
报道链接:http://app.people.cn/h5/detail/normal/6414074911015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