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岁的胡宇刚不爱吃土豆,但他却痴迷于种土豆,这一种就是15年。
近日,胡宇刚作为山西吕梁文水县田园薯业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在他的“中薯早35”试验田里,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薯类专家,经过田间测产鉴定,“中薯早35”亩产达8326.86斤,并具备早熟、高产、抗病毒等特点。
在山西省薯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白小东看来,除了高产,“中薯早35”在山西文水的示范成功,对于丰富当地早熟马铃薯品种结构、衔接粮—粮多作模式、助力山西粮食产能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此外,“中薯早35”可提早在七月收获,为一年两熟的薯粮和薯菜轮作提供了黄金时间。
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马铃薯商品薯和种薯生产区。马铃薯作为山西主要作物,全省种植面积一直保持在250万亩左右。
2022年起,山西在政府规划的“土豆革命”行动中,太行山区以五寨县为核心区打造了加工型土豆生产基地,补齐了生产和加工不衔接的短板。但仍存在生产效率低、丘陵山区机械化率低于40% 等问题。
基于此,一场早熟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暨薯粮(菜)一年两作产业发展研讨会在文水县召开。马铃薯研究领域的专家、企业代表及农业农村部门的代表,深入交流探讨马铃薯产业发展及育种、栽培技术最新研究进展,共同谋划山西省早熟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最优路径。
据了解,一年两熟、两年三熟的山西增粮战略实施以来,吕梁山南麓的临汾市各县区和吕梁山中部的吕梁市各县区的农业部门在山西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的参与中,纷纷自选动作,通过试验示范寻找多收一季粮的下一个可能。此外,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积极性也高,“中薯早35”就是合作社通过山西农大马铃薯专家尹美强牵线引进文水开始种植的。
对农户而言,一年好景,莫过于丰收。在忙活的同时,胡宇刚心里已经打好了丰收的“算盘”,“今年我们种植了70亩的试验田,一亩地种植成本3800元,早熟早上市价格好,按每公斤1.16元的地头价格测算,每亩地能卖到5000多元钱,亩收益大大提升,下一季将轮作西蓝花和早熟玉米、谷子,北菜南卖价格好,又是一季高收入。”
近年来,胡宇刚种过的土豆品种不下30多种,光今年就试种11种,只有“中薯 35 号”表现最好,而且高产量的背后也没有外行想象中的高难度,水肥管理和其他马铃薯品种的差别不大,但结薯早、薯块膨大速度快,蒸煮口感好。
据介绍,“中薯早35”引入山西三年以来,在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的支持下,山西省薯类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对良种配套良技良机进行了系统性技术攻关,为新品种落地大田提供了成熟的集成技术支撑。
报道链接:https://local.cctv.com/2025/07/11/ARTIHrhFwCKV3Ue6OKpOnX7l25071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