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当代社会急剧变革的浪潮中,快节奏的生活、多元的价值观、繁重的工作压力,让传统家庭美德面临严峻考验。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城乡建设学院的乔琼老师以其独特的人生智慧,完美诠释了新时代知识女性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用爱与责任构筑起一个令人称羡的美德之家。
与伴侣的携手并进
相识27载,携手21年,当感情沉淀为真正的亲情后,互相尊重、互相扶持、互相体谅,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早已成为乔琼老师家的生活底色。作为妻子,乔琼老师承担了更多的家务,鼓励丈夫去提升专业技能,为他的进步和成就而欢呼。作为丈夫,詹老师承担了家庭中最苦最累最艰难的任务,鼓励乔琼老师在工作领域不断努力进取。他们互为最坚实的后盾,互相给予专业的建议和精神上的鼓励。正是这样的付出与努力,二位老师才能平衡好家庭和工作的重担,詹老师的工程项目都圆满完成,乔老师也如愿拿到博士学位。他们在追求自我价值的道路上,携手并进,共同成长。
对待老人的孝行智慧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作为子女的基本素质。乔琼老师充分考虑双方父母的年龄、性格特点和生活习惯等,对老人多方关爱,面面俱到。如公公婆婆远在异省农村,收入较少也不好意思问孩子们张口。除日常关心、探望、补贴之外,乔琼老师在做事情时更是细心地琢磨老人心理,让老人踏实、熨贴。比如有一次,乔琼老师的公公透漏出想在老家的房顶安太阳能板获取收益的意思,但是费用较高,积蓄不够,因此就遗憾地建议儿子出钱安装和受益。乔琼老师知道这件事后,没有多想,直接就说借钱给公公,所有的收益也给老人,公公慢慢还钱就行。但是私底下却和丈夫说:如果没有能力还钱也无所谓,说让还钱仅仅是考虑老人的自尊心;还说:这一点收益给到公公,老人心里高兴,身体建康,比起把钱拿到自己手里的意义大的多!这件事这样处理的结果就是,公公心里非常高兴,到处夸儿子儿媳妇很贴心!
尊重与陪伴的育儿理念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教育孩子可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乔琼老师也经历过母慈子孝,体会过鸡飞狗跳,大人和孩子都逐渐并继续地成长。教育孩子,乔琼老师认为最重要的首先是“德与行”。她给孩子的教育方法是“言传身教”,“德”为纲领,指引着“行”。孩子如同一张纯净的白纸,家长的每一个行为、每一句话语,都如同画笔,在他们的生命画卷上留下或深或浅的痕迹。因此乔琼老师时刻以高尚的道德标准来约束自己的言行,无论是日常与他人的交往,展现出的真诚、善良与宽容,还是面对困难挫折时,所流露出的坚韧与担当,皆旨在为孩子树立起鲜活的榜样。
生活中,有很多的小事,都能看到乔琼老师教育孩子的画面。如有一次在高速路上看到前方汽车窗里扔出一个牛奶盒,乔琼老师马上问两个孩子:你们觉得车窗里扔垃圾这件事做的对吗,为什么呢?这样做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后果,给清洁工和其他汽车带来什么?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什么影响?她从这个行为本身的不文明之处讲起,让孩子意识到这是对公共秩序与道德规范的违背;继而谈及清洁工需要为此付出额外的辛苦,引导孩子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接着强调在高速路上,突然飞出或溅起的牛奶盒极有可能危及后车的行车安全,培养孩子对交通安全的重视;最后阐述塑料垃圾难以降解,会给生态环境造成长久且难以估量的破坏,树立孩子的环保意识。就这样,通过一步步深入引导,让孩子充分理解其中利害,将道德准则自然而然地内化为自身行为规范,助力他们成长为德行兼备的人。
关爱与扶助的手足情长
作为家中较小的孩子,乔琼老师的哥哥姐姐都已是知天命的年龄。小时候享受了他们的关爱与照顾,现在正是回馈和照顾他们的时候。两个姐姐不会开车,重要时刻,乔琼老师就化身为司机;弟弟工作很忙,她就寒暑假帮弟弟带几天孩子;小叔子孩子叛逆,她就让自己的孩子常给弟弟聊天和开解心态;端午假期,邀请小姑子带孩子来玩以释放压力;侄女写作能力较差,她就电话沟通写作逻辑,熬夜帮忙最后修改论文;出资给老家盖房,她也给小叔子小姑子都建好房间、备好家具,安好空调等,坚定地将亲情放在首位。
相信在未来的日子,乔琼老师仍会这般以行动续写家庭的温暖之光,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永不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