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智勇,男,1981年3月生,山西运城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员。现任山西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小麦遗传育种室副主任、主粮作物遗传育种运城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同时是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小麦育种岗位专家,荣获运城市2022年度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数十年如一日,他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积极投身每一项科研任务,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着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担当,在小麦遗传育种等科研道路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奋进篇章。
一、筑牢信仰根基,永葆政治本色
赵智勇同志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始终将政治理论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敏锐的时代意识,紧跟党的步伐。他密切关注国家、省、市在农业科研上的重大战略部署,以科学理论为指引,精准把握小麦遗传育种领域的发展方向与趋势,将其中的关键要求和指导思想融入到日常的科研工作中,始终做到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他坚定理想信念,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秉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热情服务、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初心,勤奋耕耘,书写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忠诚与担当。
二、坚持育种初心,铸就丰硕成果
自投身旱地小麦育种工作以来,赵智勇同志便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对科研事业的无限热爱,扎根在希望的田野上。他不畏严寒酷暑,不惧风吹日晒,将每一个育种环节都做到极致。从种子的精心整理、精准播种,到小麦生长过程中出苗、返青、拔节、抽穗、成熟、收获的全程监测,再到脱粒、考种的细致入微,他都亲力亲为,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在浩如烟海的小麦材料中,他对每一种小麦的主要特征都了如指掌。
为培育出优良的小麦品种,他带领团队成员在田间辛勤劳作,汗水浸湿了衣衫,却从未动摇他们的决心。五一和十一假期,当别人享受着休闲时光时,他们却坚守在小麦授粉和播种的一线,加班加点成为常态。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他们成功培育出了十几个抗旱、耐热、优质的小麦品种。其中,“运旱 20410”“运旱 618”“运旱 1512”“运旱 1392”“运旱 1818” 等多个国审品种在生产上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注入了强大动力,为保障山西省及黄淮麦区的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凝聚团队力量,培育科研人才
赵智勇同志深知,一个优秀的团队是科研创新的基石。作为优质旱作小麦育种团队的带头人,他将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视为重要使命。他积极争取科研项目,为团队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确保科研任务的顺利开展。他提早谋划,大力引进博士人才,不断拓展科研领域,逐步开展小麦温室加代、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前沿工作。
在团队管理中,他关心关爱每一位成员,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职称晋升,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他注重培养年轻人的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通过压担子、促成长的方式,督促团队成员参与育种工作及项目的各个环节,从开题、执行到结题,让他们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快速成长。在他的带领下,团队成员的综合科研素质得到显著提升,一支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科研团队正在茁壮成长。
赵智勇同志以坚定的政治信仰、执着的科研精神、无私的奉献情怀,在小麦育种的道路上砥砺前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科技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为我国农业科研事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