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亚平,女,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该同志多年来始终坚持理论学习,遵纪守法,爱党爱国;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力争以良好的姿态教育学生、爱护学生;努力做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在工作之余,该同志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能力,于2012年获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博士学位,2016年赴新西兰梅西大学进行了农业高等教育教学法研修。
在教学中,力争教书育人。近年来,主要进行本科生《食品包装学》《食品新产品开发》《食品文化概论》《果蔬贮运学》和研究生《技术与产品研发》《科研写作与伦理》等课程的教学,授课中致力于教学方法创新,积极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为了解决《食品包装学》课程没有实验课的问题,开启了实物进课堂教学模式,把包装材料和容器带进教室,和学生共同剖析,使课堂教学更加形象生动,更接近实际。多年来,她在讲课中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能力,2021年获得山西农业大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在课程教学中,积极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和情怀,带着感情进课堂上讲台,做好穿针引线的导师,把形势与政策、家国情怀和专业精神等和谐融入课堂教学,并积极构建课程微信群,课余精心维护和建设,把正能量的视频、文章转发至课程群,为课程思政构建了第二课堂,拓宽了课程思政教育途径,提升了学生思想素质,于2022年山西农业大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中获得二等奖,2018年获得山西农业大学“师德标兵”荣誉称号。
在教学之余,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和改革。近年来,主持省级教改项目5项、校级5项,发表教改教研论文13篇。在课程建设中,先后把《食品包装学》《果蔬贮运学》《食品文化概论》《食品新产品开发》等课程在超星学习平台构建了线上学习资源,《食品包装学》课程获批山西省一流课程线下建设课程(2024),该课程还先后获批山西农业大学校级一流课程认定课程(2023)、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课程(2023)、双语课程(2019)。同时,参编教材6部,并且,经过团队多年的坚持和努力,2019年获得山西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1),2021年获得山西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2)。
在科学研究方面,作为山西农业大学果蔬物流与加工利用团队成员,主要进行山西特色果蔬采后保鲜方法和机理研究。在科研中,秉承严谨和创新精神,主持省级项目3项,参与完成国家级、省级项目5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SCI、EI收录10篇),制、修订山西省地方标准4项,先后指导硕士研究生16名,并积极进行“三区服务”。同时把科研进展和成果融入课堂教学,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在课余积极指导本科生参加各项创新创业大赛,学生先后获得“山西省第十七届‘兴晋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二等奖”“第七届山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铜奖”等荣誉称号。
教学、科研之余,积极服务学生。虽然2017年离开了学生工作岗位,但学生情节依然还在,同时比较熟悉学生规律,因此结合自己多年的学生工作经验,从2018年起开始着眼于为考研群体服务,贡献自己的力量。2018年秋季,为备战2019年考研的学子构建了“考研调剂信息-食品学院2019”群,7年来坚持一年一群、年年服务的模式,通过“2020研路-食品人”“食品研友研事-2021”“考研调剂-复试群-食品2022”“2023研兔们-食品院”“2024一起考研吧”“2025一‘研’为定-食品”系列微信群,为考研学子提供了一个群,构建了一个家,协助学院、团委为考研学子提供考研、调剂、复试等信息,和学生一起为考研奋斗,通过从同行、官网等多渠道获取信息,尤其是为处于调剂时期的学生积极提供调剂信息,为学生们提供服务,争取孩子们有学上,目前该项工作还在持续进行中。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唯有在未来的教学科研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