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大学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本网首页 > 农大人物 > 正文

【第九届道德模范】职业道德模范候选人白亚锋事迹材料

白亚锋,女,汉族,1977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育部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负责人,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名师,山西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白亚锋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爱岗敬业,潜心教学研究

扎根思政课教学24年,克服一切困难,勇挑重担,先后承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下简称“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年均教学工作量900课时以上。

用心用情讲好每一节思政课,是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初心使命,思政课教学的特殊性对教师综合素质要求很高;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便捷,社会上各种声音的充斥,对思政课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新生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关注社会热点,有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需要,对思政课教学提出新的期待。潜心教学研究,始终牢记“六个要”和“八个统一”的要求,数十年如一日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只有通过不断备课、常讲常新,才能取得较好教学效果,学生评教成绩长期保持在学院前列。以赛促教,教学相长,先后获山西省本科院校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文科三等奖、首届山西省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二等奖、山西省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名师称号。

教学中精益求精,向榜样学习,数十年如一日跟随全国高校优秀思政课教师武星亮教授听完整的一轮又一轮的“原理”授课,探寻最佳教学设计,“05方案”以来共形成30余次版本的教学课件,教案、教学设计纸质版材料叠放后达半米之高。对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思考,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主持完成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资源建设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设计研究”等省级项目6项、校级课题4项,参与完成教育部社科专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方法研究等2项,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编教材1部。参加的“低成本强化实践性 三互动提升获得感——高校思政课3+2课堂教学模式实践”获山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撰写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设计的四个关节,获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会征文一等奖,撰写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入选山西省优秀教案,撰写的“双互动”“三环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混合式教学案例入选全国慕课典型案例。

持之以恒,致力课程建设

“05方案”以来“原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于:第一,课程教学内容多,学时有限。迫切需要凝练教学内容,建设线上学习资源,助力于学生打破学习时空限制,进行差异化学习。第二,课程内容学理性较强,单一课堂灌输教学,学生参与度低。通过主编农业农村部“十三五”规划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实践指南》,优化实践项目设计,鼓励学生进行课堂展示汇报,翻转课堂,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第三,传统课堂师生互动不足,学生获得感不强。

通过整合课程资源,深耕教学内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线上线下双互动,课前—课中—课后三环节协同运行,追求课程资源“高质量发展”的混合式教学设计。运用课程平台及时了解00后学生关注点,精心设计各章节主题讨论内容,开展课堂讨论,用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学生。

作为“原理”教研室主任,带领课程团队数十年如一日,进行课程建设。对标“两性一度”,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系统化的课程资源建设。2013年该课程成为山西省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2019年成为山西省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建设课程,2019年团队获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称号,2020年成为山西省高等学校精品共享课认定课程,2023年成为教育部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目前共建设完成十大块课程资源(导论到第七章均涵盖):教学要点、教学课件(对应2021版新教材体现各个知识要点的教材体系课件,服务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授课视频、章节测试、专题探究、视频资料、参考文献、拓展阅读、实践项目、习题解答,满足学生的差异化学习需求。在深耕教材内容、分解教学要点的基础上,录制知识点教学视频140个,整合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实现课程资源的“丰富性拓展”。建设“三农”问题、乡村振兴案例库,以学生专业背景为基础优先选用与“三农”相关的案例进行教学,回应时代要求、彰显办学特色,在师生语境共情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的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讲清楚,服务于培育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型人才。形成时长超过1421分钟教学视频、315个文献图示资源、2583道包含多题型的试题库,可供学生自主组题进行测试。

关爱学生,浸润智慧养成

利用课程平台在学生中开展调研,了解他们对课程的诉求、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特点结合起来,精心组织教学切入点,设计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的互动环节、问题等,增强教学的吸引力,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之间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在教学实践中观照社会热点,贴近学生需要,解决好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实现话语的转换,增强教学亲和力,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新成果直面热点问题。积极参与学院开展的“约课”活动,“3+2”实践教学改革,每个学年都要更新教案、讲稿,随时把学习到的素材整理保存下来,思考着在那个教学点上如何使用、反复揣摩教学案例的准确性、生动性、合理性。授课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知识互动、情感互动、价值互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实际体验结合起来,让马克思主义走进大学生生活,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课后引导学生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进行实践体验,整理收集地方红色资源、参观感受身边的马克思主义、进行“马克思主义经典诵读”、大学生讲“原理”课、“原理”微电影拍摄等,在实践体验中帮助学生由真懂走向真信。

面对社会上各种错误的价值观导向,主动解疑释惑,发声亮剑,让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成为学生成长的科学指南,内化为他们的精神追求和人生底色。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

引导同学们真正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质,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寻求转识成智教学法,关注学生疑惑点、社会热点、理论前沿,在生生对话、师生对话中,辅助学生把学习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转化成智慧,把知识体系转化为智慧体系,将理论内化于心,形成人生指南和坚定信仰。

太原龙城校区
邮编:03003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龙城大街81号
太谷校区
邮编:030801
地址: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铭贤南路1号
山西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晋ICP备05000473号     晋公网安备14072602000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