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8日,由山西农业大学、晋中学院、晋中市教育局联合主办的晋中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何以晋中”课程建设会议在晋中学院召开。晋中市副市长梁艳萍,我校党委书记廖允成,晋中学院党委书记张长青,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省教育厅思政处)二级调研员薛敏,晋中市三晋文化研究会会长、晋中市委原常务秘书长鹿建平,我校党委副书记李卫祥,晋中市教育局局长邓继杰,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吴文胜,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吉爱玲出席会议。晋中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翟大彤主持会议。
梁艳萍对晋中片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结合“怡然见晋中”文旅形象,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邓继杰解读“何以晋中”大中小学思政精品课程建设方案。晋中市三晋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晋中市委原常务副秘书长、市委办二级巡视员赵世芳为与会人员清晰梳理了晋中的历史发展脉络与蕴含的丰富思政素材,从思想、典籍、文字、文物、古建等多方面展示了思政课程资源挖掘的渠道、路径和方式,为深入理解晋中文化提供了宏大的视野,为“何以晋中”课程建设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思路。 廖允成聚焦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结合做好“何以晋中”大中小学思政精品课程建设,提出三点意见。一是坚持系统思维,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从红色晋中、文化晋中、美丽晋中、幸福晋中四个维度讲好晋中故事,在市辖11个县(区、市)创建11个市级思政研学实践主题,培育11条精品研学线路,形成“一核四维双十一”的育人体系。二是立足晋中特色,打造思政金课品牌。深入挖掘太行精神、大寨精神、晋商文化等本土元素,将其转化为鲜活的教学素材,开发具有晋中辨识度的思政课程群。让思政课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地域温度。三是强化政策保障,健全体制机制。统一思想,持续推进,建立完善的一体化运行保障机制。同时强调,作为晋中片区的牵头单位,我校将主动扛起责任担当,在理论研究上当好智囊团,在师资培养上搭建大课堂,在资源整合上建好资源库,开发学校各类场馆、课程和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共享。 张长青指出,作为驻地高校,晋中学院将以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为抓手,探索思政教育与地方文化、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新路径,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时代新人。
会议设主会场和分会场,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同时召开。我校与晋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晋中市属高校领导、思政部负责人,市直中小学的校领导与思政课教师代表现场参会。各县(区、市)教育局局长、分管局长、科室负责人,中小学校校长、分管领导及所有思政课教师线上参加了会议。
报道链接:https://ugc-s.cyol.com/share/mp/articles/2025-04/21/content_5XQjfx2zb.html?mp=true&share_time=174524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