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华为杯”第七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在青岛落幕。我校参赛团队表现出色,荣获全国二等奖1项、全国三等奖1项。

大赛以“AI赋能,智创未来”为理念,围绕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主题,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激发研究生创新意识,提高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着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端人才,共吸引全国300余所高校的3421支队伍参赛,大赛决出一等64项,二等奖186项,三等奖746项。
在全国总决赛中,由软件学院硕士研究生昝江晨担任队长,董文辉、张润清、崔建华等同学参与完成的项目“AI赋能一年两茬玉米育苗与种植实践”(指导教师:张小英教授、崔晓老师)荣获全国二等奖。该项目紧扣晋中地区玉米种植产业痛点,创新集成物联网感知网络、AI视觉识别籽粒与大数据决策技术,构建了覆盖 “育苗—移栽—田间管理” 的全流程智能体系。另一项由软件学院硕士研究生李辉琴担任队长,候芃志、赵茜、郝春旭等同学共同完成的项目“智农芯——面向无人农场的模块化智能作业车”(指导教师:张小英教授、李凡老师)荣获全国三等奖。该项目聚焦无人农场作业场景痛点,设计出可灵活切换功能模块的智能作业车,适配育苗盘转运、田间植保、苗情巡检等多环节作业,为中小种植户降低无人化种植门槛提供了低成本解决方案。
近年来,学校持续强化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积极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特别是在人工智能与农业深度融合的交叉领域,着力加强“人工智能+农业”方向的研究生培养工作。依托各类高水平竞赛与创新实践项目,鼓励研究生开展面向农业实际问题的AI技术研发与系统构建,强化其在真实场景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农业现代化发展。未来,学校将持续贯彻落实“人工智能+”行动部署,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为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的人才与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