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至28日,由我校牵头承担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杂豆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现场观摩会在山西大同、怀仁和昔阳县大寨等地召开。项目专家组由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陈晓亚院士,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陈新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荣誉首席科学家程须珍研究员,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原岗位科学家、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田静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邱金龙研究员、单淳敏研究员,以及首都师范大学李乐攻教授组成。项目首席专家、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院)长孔照胜研究员及课题组成员4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专家组与项目组成员先后赴大同市云州区中高庄村黄花套种绿豆示范基地、许堡乡上庄村黄花套种红小豆示范基地、山西农业大学高寒区作物研究所毛皂试验基地、怀仁市阎家堡基地以及晋中市昔阳县山西省后稷实验室大寨杂粮试验示范基地,现场观摩了杂豆新品种特红3号、并绿11、并绿22、黄荚绿、品金芸4号、品云11号和品黑豆1号等,以及杂豆旱地节水栽培、黄花套种绿豆绿色高效技术、黄花套种红小豆绿色高效模式、杂豆高效结瘤固氮与水肥高效利用等一系列杂豆高效栽培技术的示范应用。

专家组组长陈晓亚院士对杂豆新品种选育与新技术研发取得的成效予以充分肯定,并对新品种及相关技术模式进行了详细点评与具体指导。他围绕杂豆产量与品质协同提升、核心技术模式集成、标志性成果凝练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项目首席专家孔照胜研究员代表项目组对专家组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与指导表示衷心感谢,并要求团队认真对照专家意见和项目任务目标,全面梳理和优化各项工作,扎实推动成果落地与总结提炼,确保项目高质量通过结题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