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大学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本网首页 > 科研学术 > 正文

英国JIC专家云端分享植物氮素高效利用机制

7月15日,农学院根土互作与特优农业导学团队在太谷校区农学院主楼210会议室举办关于“植物氮素高效利用机制研究”的专题学术报告会,特邀英国约翰英纳斯中心(John Innes Centre,JIC)Anthony J Miller教授与陈艺博士通过线上连线进行学术分享。学术报告会由农学院副院长王创云研究员和功能农业研究院副院长孙敏教授主持,我校师生近100人参加。

Anthony J Miller 教授以《Nitrogen use efficiency-targets for crops》为题,系统阐述了氮素循环背景与环境问题的关联性、NUE的计算、基于膜转运蛋白介导的氮吸收利用生理机制,以及靶向提高NUE的策略,同时还介绍了提升农业中氮素利用效率的关键技术手段——土壤传感器和叶绿素检测仪等,为作物氮效率优化提供了全新范式。陈艺博士以《Functions of the NRT1.1s in Medicago truncatula》为题,深入阐释了苜蓿硝酸盐转运蛋白MtNRT1.1s(A/B/C)的功能多样性及其在调控作物氮素吸收利用的关键路径,特别是对吸收转运氯离子与硝态氮上存在竞争关系,为靶向提升作物氮素高效利用及盐碱地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答疑环节中,两位专家就现场师生提出的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入解析与讨论。本次报告通过阐释氮素高效利用的分子机制与农业管理关键技术,为旱作农业创新与作物-土壤互作研究提供了突破性视角,同时深化了中英双方团队在农业科技领域的合作共识。报告会在线上线下热烈的学术氛围中圆满结束。

Anthony J Miller,JIC生物化学与代谢系主任、教授,山西农业大学客座教授,长期致力于植物氮素营养研究,包括根系养分获取,N、P、K的膜转运蛋白家族,氮素利用效率(NUE)等,揭示了膜转运蛋白介导的硝酸盐/铵盐平衡对细胞pH稳态的调控作用,开发了实时监测土壤硝态氮的传感器。在Nature、Science、PNAS、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研究论文。

陈艺,JIC生物化学与代谢系Miller Lab助理研究员,2010年获荷兰Leiden University博士学位,2010-2014年赴英国Rothamsted Research完成博士后研究。长期从事植物中营养元素的运输、稳态和信号调控研究,涵盖转运蛋白功能解析、异源表达系统及土壤硝传感器开发等。在水稻、豆科、小麦等作物中揭示了多种关键转运蛋白的吸收与分配机制。研究成果发表于The Embo Journal、New Phytologist、Journal of experimental、Botany等权威期刊。

太原龙城校区
邮编:03003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龙城大街81号
太谷校区
邮编:030801
地址: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铭贤南路1号
山西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晋ICP备05000473号     晋公网安备14072602000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