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引领全校青年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清明节期间,我校各级团组织抓住重要时间节点,组织青年学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红色耀三晋 青年永传承”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
让思政课堂动起来
4月2日,校团委组织我校第十六期“青马工程”学员代表、团干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代表,并协同山西农业大学附属学校共计150余人赴晋中市太谷区马定夫村,开展“红色耀三晋 青年永传承”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此次主题活动是我校作为牵头高校推进晋中片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的重要举措。


校团委、附属学校共赴马定夫烈士陵园开展“红色耀三晋 青年永传承”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
活动中,全体人员列队整齐,齐唱国歌。国旗护卫队队员护送花篮缓步走向纪念碑,师生肃立默哀,深切悼念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马定夫烈士及革命先辈。少先队员现场献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稚嫩歌声中饱含对英雄的敬仰。“青马工程”学员代表和少先队员代表在铿锵的献词中表达了以青春践行先烈遗志的坚定决心。随后,全体人员依次绕行纪念碑敬献鲜花,寄托哀思。

城乡建设学院前往马定夫烈士陵园祭扫
城乡建设学院20余名师生迎着晨光踏上特殊征程——徒步往返36公里赴马定夫烈士陵园祭扫。历经5小时跋涉,当队伍抵达烈士陵园时,学生们双腿沉重,却依然挺直脊梁。在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碑前,师生们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述马定夫烈士的英雄事迹。纪念馆内泛黄的抗战家书、破损的军帽实物,将1943年马定夫率部血战枫子岭的壮烈场景拉至眼前。同学们在团旗下重温入团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铿锵誓词在青山间久久回荡,与80年前“誓死保卫群众”的呐喊遥相呼应。城乡建设学院持续深化“行走的红色课堂”品牌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式的教育方式,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正如师生们所说:只有不忘“来时路”,才能走好“人生路”。

植物保护学院、动物医学学院、园艺学院、农业经济管理学院开展活动

资源环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展活动
植物保护学院、动物医学学院、园艺学院、农业经济管理学院、资源环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也先后带领青年师生来到马定夫烈士纪念馆,祭扫墓园、参观烈士纪念馆、聆听英雄故事,同学们在学习革命历史的过程中,感受先烈舍生取义、忘我无畏的革命精神。
让红色故事“活”起来
我校各基层团组织充分挖掘我省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带领青年学生来到太原市黄坡烈士陵园、太原解放纪念馆、刘胡兰纪念馆、太原双塔烈士陵园、左权县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晋中烈士陵园,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

草业学院前往太原市黄坡烈士陵园开展活动
草业学院的师生来到太原市黄坡烈士陵园,通过祭扫仪式、参观学习、主题宣讲、现场朗诵等形式,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寄托对先烈的深切追念。

公共管理学院、动物科学学院、林学院、基础部开展活动
公共管理学院的学生代表十余人来到太原解放纪念馆,为革命英烈敬献花篮。在肃穆的仪式中,学生代表高声倡议,号召青年学子铭记历史、勇担使命。活动通过沉浸式实践、仪式化体验与青年化表达,推动红色精神“入耳、入脑、入心、入行”。
动物科学学院、林学院、基础部的师生积极响应号召,赴太原市双塔革命烈士陵园缅怀先烈。动物科学学院青年师生在参观过程中,详细了解刘天章、阴凯卿、任国桢等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深刻体悟早期革命者“为有牺牲多壮志”的家国担当,感受共产党人“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赤诚信念。林学院青年代表向烈士敬献花圈、整理缎带,全体人员集体默哀表达对先烈的深切哀悼。基础部的师生面对革命烈士墓碑庄严肃穆,手捧鲜花,郑重向烈士表达崇高敬意和深切哀思。通过瞻仰烈士塑像,师生们仿佛穿越时空,与烈士们进行了一次心灵对话。

农学院、农业工程学院、软件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活动
在左权县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农学院30余名师生共同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在纪念馆里,大家重温了抗日战争中八路军的英勇事迹和伟大贡献。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面和一件件感人的实物展品让所有人仿佛穿越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在左权将军纪念碑前,师生们垂首肃立,集体三鞠躬并默哀三分钟,同学们将手中的鲜花轻放于左权将军纪念碑前,寄托了对革命先烈深深的崇敬和无尽的怀念。
农业工程学院、软件学院组织师生来到刘胡兰纪念馆开展主题活动。通过敬献花篮、诗歌朗诵、重温誓词等仪式环节,激发师生的爱国热情。在参观刘胡兰纪念馆的过程中,师生们重温英雄事迹,感受红色精神,让“活”的历史激励师生铭记历史、传承精神、勇担使命。
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师生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在晋中烈士陵园开展红色学习、清明祭扫活动。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师生们系统了解了革命先辈在“建党初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抗美援朝”等不同历史时期,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在参观过程中,师生们不时驻足凝视,沉浸在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之中。在晋中烈士陵园纪念碑广场,一行人举行了隆重的祭扫仪式,向革命先辈们致以无尽的哀思与崇高的敬意。
让革命文化传下去
活动中,各基层团组织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创新活动形式,以劳动锻炼、观影、手工实践、经典诵读、网络祭扫等形式引领青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

以清理纪念地环境卫生、观看红色经典影片致敬革命烈士
动物科学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生主动清理纪念地环境卫生,以劳动实践的方式深化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成果。
园艺学院、资源环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师生在开展校外祭扫活动的同时,还组织学生观看《长津湖》《重生》《太行山上》等红色经典影片,通过珍贵的影像资料和生动的镜头语言,还原历史细节,带领同学们重温革命历程,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精神的洗礼。
动物医学学院动员学生们亲手制作小白菊50余朵,实施了“白菊手作—集体献花—誓言回响”的情感浸润链条,通过“手作+仪式”的方式增强活动参与者的代入感。
资源环境学院面向青年学生广泛征集“笔尖上的清明”手抄报作品,并将优秀作品在学院主楼大厅展出。围绕清明节传统文化、革命事迹、民俗故事、生态环保等主题,举办“纸鸢寄相思”非遗风筝制作活动,将手绘、书法、剪纸等元素有机融合,加深青年学生对清明节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文化自信。
园艺学院学生围绕“清明·爱国情怀”主题开展经典爱国诗篇诵读活动。林学院在祭扫活动中通过红色经典作品诵读的形式表达了当代青年对革命英雄的无限敬意和深切追思。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开设线上缅怀活动,动员同学们通过撰写祭文、发表留言、制作电子海报等方式,通过官方网络祭扫平台表达青年学生对英烈的追思与敬意。
青山埋忠骨,浩气传千古。我校团委始终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将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作为思想政治育人工作的重要抓手,带领广大团员青年重温红色故事,感悟党的初心,引导教育青年从内心深处厚植对党的信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让红色基因和革命薪火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