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大学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本网首页 > 专题宣传 > 正文

【农业科技这十年】平俊爱(高粱研究所):怀揣信念潜心高粱育种的农科人

平俊爱,1968年10月生,山西运城人,硕士,中共党员,二级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酿造高粱、饲草高粱遗传育种及分子辅助育种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先后赴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加拿大圭尓夫大学、美国农业部做访问学者。“十三五”“十四五”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山西省“三晋英才”拔尖骨干人才,山西省新兴产业领军人才;“酿造高粱育种及利用山西省科技创新重点团队”带头人和“高粱遗传育种与种质创制山西省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山西省作物学会副理事长,山西省旱作高粱集群专家,山西省科协科学传播专家,山西省妇联巾帼科技志愿服务活动专家。

工作以来,平俊爱刻苦钻研,顽强拼搏,自觉奉献,把高粱研究事业作为她的人生目标。面对大量的田间选育任务,她克服了一名女科技工作者面临的家庭困难,常年田间工作200天左右。在科研实践中,善于思考,开拓创新,获得多项国际、国内领先的科研成果。

其团队育成我国淀粉含量较高的早熟酿酒高粱专用种晋杂15、16号,填补了当时国内空白。结合产业需求,她和团队成员共同努力,在国际上首次利用A3细胞质选育出了A3细胞质雄性不育系SX-1A/B,并育成了我国第一个A3细胞质饲草高粱“晋草1号”杂交种。该项成果开创了高粱细胞质利用和雄性不育系选育的新途径,对我国高粱研究与生产具有革命性的意义,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同时该项成果解决了我国种草养畜,快速发展畜牧业的重大难题,在国内产生较大影响。育成的晋草系列饲草高粱新品种的推广为山西雁门关畜牧经济生态区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其团队积极探索高粱无融合生殖途径和理论,并利用多要素聚合法育成了高频率无融合生殖系2083,其理论创新水平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重视,研究成果在《作物学报》上发表。团队育成山西省首批机械化品种晋杂34号等,填补了我省及我国中晚熟区机械化品种短缺的空白;近年来,团队在高粱光敏感、木质素等关键基因挖掘上取得重要进展,论文发表在《Molecular breeding》等期刊。

平俊爱带领团队主持承担了国家、省部级等各级科研项目19项,育成酿造高粱、饲草高粱专用新品种35个,在全国20余个省区推广,创社会效益10亿元以上。针对我国高粱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缺乏优质多抗的清香型白酒酿造专用高粱品种的需求,清香型白酒生产企业重工艺、轻原料,高粱原粮与酿造工艺脱节导致品质不稳”等问题,团队率先与企业联合实现了“科研院所+种子公司+专用高粱生产基地(农场、农户)+酿造企业”的酿造高粱全产业链开发模式。利用BMR基因选育高消化率、高蛋白饲草高粱,取得了重大进展,选育出了BMR杂交种申请登记,推动饲草高粱的选育进入了一个新水平。

截至目前,她和团队获得省部级奖励12项,其中,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山西省农村技术承包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3项,审(认)定或登记新品种35个,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合作出版论著5部。团队被评为山西省农林水系统劳模创新工作室,她本人也荣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劳动模范”、晋中市劳动模范”、晋中市优秀党员、中国农学会第九届“东营杯”青年科技奖等荣誉。

成绩面前不骄不躁,扎根田野无私奉献是她的人生信条,扎实认真的工作作风是她多年来形成的优秀品格。平俊爱潜心科研事业,壮美了自己绚丽的人生。

太原龙城校区
邮编:03003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龙城大街81号
太谷校区
邮编:030801
地址: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铭贤南路1号
山西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晋ICP备05000473号     晋公网安备14072602000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