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来,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棉花所始终保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聚焦落实省委、校党委决策部署,抢抓改革机遇,面向产业需求,服务农业生产,科学部署施策,取得丰硕成果。
党建引领定航向。棉花研究所始终把党的领导作为发展的思想之基,动力之源,以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以创建“农研丹心映党旗”党建品牌为引领,以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支部“三会一课”、用好学习强国为抓手,以开展主题党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载体,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切实把职工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领会校院合署改革的精神实质,积极拥护改革、主动参与改革,围绕中心工作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带头示范作用,组织了道德讲堂、志愿服务、全民阅读、抗疫捐赠、陋习整治等文明创建活动,形成“上下一盘棋、全面谋发展”的良好局面,为校院合署改革与深度融合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科技创新赋新能。棉花研究所紧紧围绕合署改革对地方院所提出的新定位、新要求,发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和博学笃志、唯实求新的所训精神,开展科技创新与攻关。科研人员育成了一批支撑农业稳产增收的优良新品种。两年来共通过审定登记品种13个,其中,小麦品种“运旱1512”等品种通过国家审定,甘薯品种“运薯655”等品种通过国家登记,“运旱139-1”“运旱805”小麦品种和“运豆101”大豆品种被列为山西省2020年农业生产重点推广品种,“运薯655”在2020年国家联合攻关食用型甘薯食味鉴别会上名列前茅。科研人员创新出一批开展应用基础研究的科研新方法:生物技术团队发明的“一种降低棉花转基因材料泛菌的方法”,在提高棉花转化率、降低再生株不育率等方面形成新的突破;小麦团队发明的“黑麦芽粉的制备方法及富含活性益生菌的黑麦芽粉的制备方法”延长了菌体在自然环境中的存活时间,提高了黑麦芽粉的营养价值;果树团队构建的“砧木无菌苗体系”“苹果叶片再生体系”和“试管苗生根体系”,为优质苹果砧木、种苗脱毒快繁体系构建奠定了基础;西葫芦团队创造性提出“周年三代不同生态区穿梭选育法和不同环境周年4代育种新方法”,为扩大育种资源和品种适应性、缩短育种进程提供技术支持;水土资源团队创建的“南、北方棉花养分专家系统”建立了一套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棉花推荐施肥方法,实现了网上“4R”养分管理施肥标准查询。科研人员形成了一批引领产业发展的栽培新技术:油菜生物熏蒸防治作物土传病虫害技术破解了西瓜重茬难题,甜柿“定位、定量”管理理念破解了柿果蒂隙和裂顶难题,苹果花期定果药剂填补了苹果花果管理中保花保果与疏花疏果同步进行的空白,“甘薯垄膜轻简高效栽培技术”被列为2020年山西省农业主推技术,“两作统筹、水肥协同”为核心的小麦玉米“两晚两增”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和“适度晚播平衡冬春生长、足墒精播培育抗逆群体、春水提前平抑生育进程”为策略的小麦适应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栽培技术体系在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科研人员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编写发布省级和地方标准各6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4项;发表SCI论文2篇,学报级论文7篇,核心期刊论文31篇。
示范推广惠民生。棉花所充分发挥科技资源优势,面向农业产业需求,助推优势成果。科研人员助推运城市“粮、果、菜、畜、农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启动实施了芮城县200亩旱地小麦高产示范基地、万荣县200亩苹果有机旱作示范基地、芮城县60亩薯垄膜轻简化栽培示范基地、临猗县50亩甜柿优质高效生产样板田等7个特色示范基地建设,为当地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引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研究人员以棉花所的品种和技术为核心,联合马达加斯加天利公司、MSG农业有限公司、图里亚拉大学等单位,通过科企结合,实施技术输出,培养当地农业人才,为“一带一路”中非农业科研与生产合作树立了榜样。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人员在云南、新疆、青海等省区开展了甘薯、大豆、油菜、西葫芦等示范展示,通过项目优良品种和关键技术的应用,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贡献棉科人自己的力量。科研人员立足服务山西“特”“优”农业需要,与高平市签订了甘薯产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牵头成立了“高平甘薯产业研究院”,与当地企业、合作社签订了技术服务协议,打造甘薯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校地合作结硕果。面对深入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棉花所不断拓展合作载体和平台。2020年12月,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集聚科技创新优势、科技人才优势、科研平台优势和技术成果优势,联合市农业农村局、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运城市蓝红杂交小麦研究中心等多家科研单位成立了运城市农业科学合作研究院(简称运城农合院)。运城农合院以项目为依托,聚焦运城粮食、果树、蔬菜生产及农产品储藏加工等方面存在的技术难点,积极开展生物育种、轻简栽培、减肥减药、农机装备制造等方面课题攻关,研究真问题、产出硬成果,为建设现代农业强市、现代种业强市,助力“运城面粉”“运城苹果”“运城蔬菜”三大区域品牌创建提供科技支持。2021年通过专家评审,经运城市农业农村局批复,申报的小麦、油料、玉米等11项作物新品种选育及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获得市级农业产业化培育专项资金支持,总投资95万元。
“大部制”改革增活力。紧紧围绕校院合署改革,全面落实“大部制”改革任务,优化科室设置,理顺科室职责,将原有的15个管理科室整合成6个,构建流程明晰、运转高效的管理服务机制。将专业研究室由10个增设到15个,进一步满足区域农业发展的需求。不断完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积极完善科研人员培养发展规划,完善监督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
群众实事显温度。棉花研究所突出“小切口、大变化”,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着力解决干部职工“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改造完成了南化试验基地变压器迁移和低压线路工程,保障了科研试验的顺利开展;完善了单位进出车辆识别控制系统,实现了家属区和办公区车辆分流管理;启动运营职工餐厅,改善职工膳食质量,解决了干部职工就餐问题;改造完成了所内环形道路,方便职工出行;派出专家组赴灾区一线,针对棉花、小麦、玉米、甘薯等农作物受灾情况,开展“减灾减损抢收抢种”技术服务,给灾区农民送去科技支持。科研设施、工作环境、生活待遇的改善进一步提升了合署改革后棉花所奋发向上、开拓创新的整体形象,让干部职工的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更可持续、更加充实、更有保障。
号角催征时不我待,奋楫扬帆未来可盼。展望“十四五”,棉花所将紧紧围绕校第六次党代会确定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汇聚同心奋进、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为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地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