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部在校党委、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盯合署改革目标任务和推进步伐,聚焦学生工作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抢抓改革机遇、攻克发展难关,带领全体学生工作者砥砺奋进、争创一流,各项常规工作、重点工作、创新工作实现进步和提升,充分展现了新农大的新气象。
公费农科生试点招生取得新突破。按照省委批示, 2021年我校开展公费农科生试点招生工作。在校领导的带领和指导下,统筹协调、攻坚克难,公费农科生成为我校本科招生工作的新突破。学校协调农业农村厅、教育厅、省委编办、人社厅、财政厅等五部门先后印发《关于做好<公费农科生教育协议书>签订工作的通知》《关于统计乡镇农技人员情况的通知》等文件,逐步完善了流程、明确了责任。2021年度公费农科生录取放在提前批进行,设置农学与动物科学两个专业,面向我省一市九县开展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区域填报志愿人数为566人,实际录取88人,其中最高分564分,平均分481分。
精准发力推动就业率实现新增长。积极开拓市场、主动与企业对接,向300余家用人单位邮寄我校毕业生专业介绍及生源信息,组织辅导员、毕业生分类别、分批次赴用人单位参观考察,为毕业生开拓就业渠道。开展“一生一对策”就业帮扶工作,狠抓毕业生就业指导和管理服务工作,组织各学院建立就业困难学生帮扶工作档案,稳步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坚持毕业去向落实通报制度和约谈制度,定期印发《关于2021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情况的通报》,紧盯就业目标,约谈督促就业率较低的学院提升就业率。
动态化分析催生学风建设新成效。坚持推动学风建设。以学风建设为重点,发挥四级联动学生管理机制合力,以入学教育为载体,引导学生明确目标,更新学习观念,充分掌握学习方法,适应大学的教学规律,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以学业教育为驱动,优化学风校风、严格考风考纪,提升学生学习质量,持续三年对学生学业动态进行分析,聚焦影响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关键因素,强化考风考纪教育,激发学生内生动力,营造浓郁学习氛围。我校考研率连年攀升,2021届毕业生共有1771名同学顺利考取硕士研究生(出国深造),占毕业生人数的30.4%,其中考取双一流院校人数占比为38.2%。
机制创新激发辅导员队伍新动力。建章立制促管理,先后制定了《山西农业大学辅导员管理办法(试行)》《山西农业大学辅导员绩效分配办法(试行)》,进一步明确了辅导员岗位职责、工作要求、选拔条件和发展目标;进一步规范了辅导员工作标准、构建了辅导员奖励机制,充分激发了辅导员工作活力。以赛促学提能力,组织全体辅导员举办学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全面的竞赛内容促进占比较大的新辅导员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素质能力。典型引领树旗帜,承办山西省第七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我校辅导员武路广荣获金奖;推荐“最美辅导员”个人,温娟荣获“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荣誉称号。
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成为新亮点。适应新形势构建信息化工作体系。着力在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工作头绪繁多、工作质量必须保障的新形势下构建信息化工作体系,设计、开发了覆盖全部学生工作内容的学生工作系统。谋求新发展推动数字化工作进程,开发、使用了疫情防控信息化工具“健康天天报”和迎新生数字系统“掌上迎新”,开展线上预报到、报到、掌上迎新,为“一站式”迎新、“一对一”服务、“点对点”接送奠定了信息化基础,信息化工作成为亮点工作。
适应新形势军训工作探索新模式。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和军训工作需求,及时将2020级学生的军训调整到第二学期,并采取学院分散训练和学校集中训练的作训模式,军训结果考核采取分班级考核的分散式考核方式。2021级军训采取集中训练方式,在军训教官的选择上,发挥我校预备役学生主力军的作用,实现了军训工作的自主规划、自主作训、自主考核的工作目标。
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再上新水平。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实现信息化。为提升心理健康问题排查的实效性,选购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心理问题学生摸排工作实现了多维度、多层次、全时段、全覆盖。5.25心理月活动品牌化建设更趋完善,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农业学科专业文化的充分融合为特色,以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教育格局为宗旨,涵盖了展示、体验和文艺等3个系列18项特色鲜明、异彩纷呈、情境融通的心理健康体验活动。
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引导新风尚。树立“五育并举”育人理念,在专业奖学金评定中设置包含“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的单项奖励,将“三好学生”荣誉称号升级为“优秀学生”荣誉称号;多方筹措资金关注贫困、孤残和受灾学生,引导和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发挥优秀学生示范作用,通过学校和各学院微信公众号推文对荣获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的优秀学生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向榜样看齐,向先进学习。
学生工作部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学校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凝心聚力、改革攻坚、争创一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责任感推动合署改革取得新成效,为把我校建成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地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应用型大学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