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省委省政府决定山西农业大学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合署改革,成立新的山西农业大学,开启了校院一体融合发展的新局面。合署两年来,动物科学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合署融合”和“双一流”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创新改革发展,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深化产学研多向融合,坚持外延建设与内涵提升并举,促进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学院各项事业取得稳步发展。
整合院所资源,打造一流学科。学院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地方性、特色化、高水平”三个关键词,科学定位,多元发展,统筹院所资源,对标一流学科建设标准,进一步完善了学科建设组织体系,成立了院级学科建设委员会,构建了以一级学科负责人、学科方向负责人和学术骨干为主体框架的学科建设与管理组织体系;加强了国家级一流专业和经济动物学新专业建设力度;积极推进第五轮学科评估材料信息的核实与反馈工作;组织申报了“畜禽种质资源创新山西省重点实验室”,获批我省首个畜禽良种联合攻关项目和山西省畜禽种质基因保护与利用中心,逐步形成了“学科、专业、人才、平台”一体化建设的体制机制,资源配置更加合理、科研水平进一步提高,学科特色更加突出,学科实力不断提升。
发挥人才优势,强化队伍建设。学院围绕学科建设集聚人才,加大力度引进和培育与一流学科建设相适应的领军人才、优秀青年学者和创新团队。聘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姚斌研究员担任我校名誉教授、畜牧学科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学科发展注入力量。拓宽人才队伍招聘口径,多渠道吸引高水平大学和拥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优秀青年博士,进一步优化学缘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署以来,共有近10位来自全国优秀985高校的青年博士入职学院。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全面规范和有序推进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岗前培训等工作,为青年博士配备导师,发挥“老带青”传帮带作用,组织开展教学竞赛、学术研讨和科研评比等活动,为青年教师成长进步提供平台与保障,为学院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今年,“猪种质创新与生产利用教师团队”和“羊生产学教师团队”获批校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立足“三农”建设,打造特色人才。围绕“多层次人才培养”,立足专业特点和特色,坚持“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两手抓,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水平稳步提升。2020年以来,针对专业认知模糊、转专业人数居高等问题,学院有的放矢,实施了本科生学业导师制,经过实践,学生转专业率降低了近25%,学生专业认知更加清晰,学习热情更加浓厚。积极加强“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稳定做好“龙字精英班”,打造动科人才培养品牌,2021届本科毕业生升学率55.76%,创历史新高;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81.21%,研究生就业率达71.43%,就业工作率位居全校前列。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完善创新创业平台,开展创新创业竞赛和专业技能大赛,设立了专项资金支持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和专业技能大赛,聘请企业专家担任校外实践导师,不断完善“双创”育人模式,学生实践能力不断提升,打造了“大北农杯”动物科学专业技能大赛等品牌活动,学院学子在今年“光明杯”第四届牛精英挑战赛中也斩获肉牛组团体特等奖、奶牛组团体二等奖。
发挥专业优势,推动协同发展。学院紧跟畜牧业发展前沿趋势,积极抢抓国家新农科建设的历史机遇期,把握我省农业科教发展的政策需求,组建了一批“服务三晋、辐射全国”的“产学研”社会服务团队,为山西农业经济发展助力。合署改革以来,结合院、所优势特色,在加强院地、院企合作方面实现了更大突破,与临汾蒲县、吕梁等地签订了合作协议,积极开展科技服务和技术指导;与大北农集团在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科研合作、人才激励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坚持对标要求,坚持目标导向,深入把握省委建设目标和当地产业发展需求,组织院、所专家团队深入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基地——应县杏寨乡望岩村送技术、送服务、解难题,凝聚合力共同推动示范村建设项目取得实效。
抓实党建引领,服务中心工作。合署改革以来,学院党委始终将“合署融合”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积极发挥党委组织领导和思想引领作用,以“支部融合、专业融合和思想融合”为重点,着力打造“四化”党建工作特色,教职工凝聚力不断增强,形成了和谐稳定的发展局面。党建设计一体化,坚持将“三会一课”与“4+X”主题党日活动结合起来,将理论学习与业务交流联系起来,把学习教育抓在日常,增强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先锋引领标杆化,学院党委班子成员带头对标一流,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在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中涌现出了一批党性强、业务精的中青年骨干教师。理论学习有形化,以理论学习中心组为载体,抓好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学习,以“三会一课”为载体,抓好党员干部理论学习,以专题教育活动为载体,开展主题党日等活动,为党员交流搭建平台,提供条件。党建工作信息化,依托党员微信交流群、支部工作群等,及时转发党中央、省委及校党委的有关精神,开展学习交流,营造良好的融合氛围。
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将牢牢把握好合署改革的历史机遇,以“把我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地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应用型大学”为目标,扬帆起航再出发,奋力谱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