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大学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本网首页 > 专题宣传 > 正文

【合署改革一周年】(27)教务部:以合署效应助推本科教育,努力蹚出农科教协同育人新路

教务部充分发挥合署改革带来的资源整合优势,坚持立德树人,对标一流专业建设和一流人才培养,着力提升农科教协同育人的成效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能力。

统筹规划,布局新农科建设。制定《新农科建设本科教育行动方案》,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主动对接乡村振兴战略重大要求,提出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行动、涉农专业调整优化行动、涉农课程建设强化行动、产学研用协同推进行动、创新创业教育拓展行动、教师职业能力提升行动、教育质量文化建设行动、教育交流合作深化行动等“八大行动”24项具体举措,为我校新农科建设和本科教育教学的系统改革和发展指明了路径,树起了标准,描绘了愿景。

调整优化,推动专业建设。以合署改革为契机,整合资源优势,主动适应新农科建设和农业农村现代化需求,建设新农科、新工科,获批了全国第一个食用菌科学与工程专业,布局发展智慧农业、生物农药科学与工程、药茶、森林康养、机器人工程等新专业。对标专业认证,启动了专业学制调整。调整优化专业布局,撤停9个专业。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科专业,推进农科与文理工科的交叉融合,打造优势特色专业,为9个获批国家(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的专业向学校争取建设资金,召开一流专业建设点建设方案论证会,各专业领域的专家对一流专业建设工作把脉问诊,建言献策,助推一流专业建设。教务部多次组织会议研究国家(省级)一流专业点申建情况,充分研判专业建设面临的客观形势,深度分析合署改革后专业优化配置资源的条件和路径,参照一流专业标准,强化专业特色,完善一流专业建设支持措施,不断夯实基础、改善条件,以新农科建设为引领实现专业建设的新跨越。

立德树人,夯实培养体系。立足山西农业大学和山西农业科学院合署改革实际,围绕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地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应用型大学,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强化耕读教育和课程思政,培育三农情怀,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创新培养模式。选树了23门课程思政建设样板,集结出版《耕土耘心——山西农业大学课程思政案例集选》,制定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育人新格局。遵循“两性一度”建设“金课”,建设了智慧教室和校内课程平台,百余门课程在课程平台建课、上课,万余名学生线上学习,确保了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工作的平稳运行。在此基础上,36门精品共享课程省级立项。并投入专项经费立足传统特色优势专业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促进适应人才培养要求的虚实结合、开放共享的实验教学资源建设,10项项目省(校)级立项。

科教融合,推进协同育人。充分利用新农大分布在运城、临汾、长治、晋中、吕梁、太原、忻州、朔州等全省各地区的研究所(中心)和农业试验站的资源,根据涉农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需求,教务部多次与校外研究所沟通协商,依托棉花研究所、小麦研究所、谷子研究所、经济作物研究所、高粱研究所、玉米研究所、高寒研究所、果树研究所等地方专业研究所以及东阳试验示范基地建立了9个符合新农科建设要求的涉农类本科生实习实训基地,解决了我校实习实训基地薄弱的问题,保障了涉农类专业学生专业实习的有效开展。为规范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管理,制定了《山西农业大学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管理办法》。

完善制度,促进规范管理。合署改革以来,教务部从制度层面加强本科教学过程管理,印发了《山西农业大学教学质量监控实施办法》,完善了质量评价保障体系,强化质量督导评估和教学制度的有效落实,形成了校领导、教学管理人员、教学督导、学院(部)、教学信息员、教师、学生全员参与的教学质量建设氛围。制定了《山西农业大学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实施方案》,规范基层组织建设,各级基层教学组织发生了很大变化。此外,教务部和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积极谋划开展了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系列专题培训,围绕课程思政教学方案设计、课堂教学改革、教学质量评价、一流课程建设、一流专业建设与专业认证等开展培训,有效加强了师德师风建设,课堂教学方法与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新农科,新农大,新机制,站在合署改革的关键时期,教务部将继续发挥合署效应,以新农科建设为抓手,建“金专”,建“金课”,建“高地”,推动新农科建设和本科教育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努力开创学校本科教育的新局面,书写本科教育新篇章!

太原龙城校区
邮编:03003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龙城大街81号
太谷校区
邮编:030801
地址: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铭贤南路1号
山西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晋ICP备05000473号     晋公网安备14072602000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