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校院合署改革第一年,也是城乡建设学院发展的关键一年,学院紧抓合署改革契机,重点夯实学院办学基础,在院风、教风和学风“三风建设”方面下功夫,用以赛促学的方式加强学生学风建设,通过拓展社会服务功能,推动教师成长,同时培育良好院风以凝聚人心,共谋发展。
“三风建设”显实效
合署改革期间,学院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立足于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持续实施“院风、教风、学风”建设工程,积极弘扬“治学严谨、和谐奋进”的优良院风,努力营造“立德树人、课大于天”的教风和“勤学善思、手脑并用”的学风,着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院风建设强化全院教职员工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建立“四个开展、三个完善、两个加强”为主题的城乡建设学院院风建设长效机制。“四个开展”即开展思政教育、科研沙龙、素质讲座和双创培训;“三个完善”即完善管理制度、评价机制、教学考核;“两个加强”即加强师德培训和实践参与。
教风建设强化教师使命感和担当力。以“课大于天”为核心,通过师德考核、思政课堂、督导评教三项措施规范教师教学行为,通过结对帮扶、评讲制度、听课制度、教研活动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技能,通过明确岗位职责、强化日常考核、绩效分配挂钩构建绩效导向机制,形成全方位的教风建设体系。
学风建设强化学生基本功和创新力。学风建设以塑造良好习惯、引导创新创业、注重人文素质为抓手。通过实行一系列有效措施,持续开展“学风”建设工作,真正促使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努力学习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使其将“学风”建设的外在要求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主动需求。
以赛促学育英才
学院构建“222”以赛促学工作模式,即搭建“教师+学生”两条赛道、围绕“创新+创业”两条主线、利用“校内+校外”两个平台,探索人才培养方案修制订、指导教师团队组建、校内大赛平台搭建、奖励制度构建等,推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学赛结合”落地生根。
“教师+学生”两条赛道。教师竞赛方面,定期开展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利用社会服务创收经费设立奖励基金,对竞赛获奖教师予以奖励;在此基础上,选拔优秀教师参加全校和全国专业教学技能大赛。几年来,有两位教师获全国水利类专业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二等奖,10位教师获得学院奖励。学生竞赛方面,涵盖专业技能竞赛、创新创业竞赛、文化体育竞赛三大类,营造人人参赛的氛围,搭建学生交流平台,定期开展交流活动。
“创新+创业”两条主线。学院成立专业竞赛指导委员会,出台《学生参加各种竞赛资助奖励办法》,邀请校内教师担任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导师,积极聘请企业导师指导学生创业训练和实践。将课程技能创新竞赛的内容与具体的课程内容专业培养目标相结合,将竞赛与课程学习技能训练岗位练兵紧密结合,将“学、练、赛、教”融为一体。2016年至今,共组建112支创新创业团队,将准备工作放到平常,有成员、有项目、有指导教师,为竞赛选拔打好基础。
“校内+校外”两个平台。在校内平台搭建中,一是与企业合办竞赛,二是向参与项目的学生免费提供实验场地和实验仪器设备,三是根据各专业教学特点,组织课程竞赛和技能竞赛,四是发掘优秀项目入驻学校大学生创业园。充分利用各类校外竞赛平台,组织发动学生积极参加省级和国家教指委专业竞赛、国内国际行业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组织开展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创业实践三类项目,为参与计划的学生提供技术、场地、政策、管理等支持和创业孵化服务。
社会服务崭露头角
合署改革期间,城建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切实肩负起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回信中提出的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任务,重点围绕百姓关注的农业产业、人居环境整治和村容村貌提升等内容,依托学院所属的“城乡发展规划研究中心”,紧紧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给农业农村尤其是给我校发展带来的重大战略机遇,组织师生积极参与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各项事业,入村进户走访,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考察,了解每个乡村的具体情况,倾听村民的心声和诉求,在实践中开展创新研究,从而不断促进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几年来,学院承担三区人才项目13项,企业委托研发项目2项,为古县组织部开办乡村振兴战略专题培训班1次,完成乡村农业产业园(区)规划编制14个,旅游开发规划1个,景观规划及景观提升技术咨询项目4个,参与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5个,承担吕梁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软科学项目1项,深入吕梁32个乡村开展产业及人居环境调研。
合署改革中的山西农业大学呈现更有生机的一面,新时代、新使命、新作为,我院将把握改革机遇,凝聚发展共识,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党建为引领,以科研、社会服务为动力,为新农大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