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大学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本网首页 > 专题宣传 > 正文

【合署改革亲历者】(18)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白驹过隙,时光飞逝,转瞬间,山西农业大学和山西农业科学院合署改革已走过了一年的时间。农学院把握改革前沿,力争校院合署改革楷模,为全校提供宝贵经验。

作物学科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28年创建的铭贤学校农科,至今已走过了90多年,为社会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党政干部、企业家、基层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回首作物学学科发展历程,有过辉煌,有过成就,有过困难,有过曲折。2020年6月,学校将原山西农大农学院和原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整合组建了新的农学院,并确定为“二级机构法人治理模式”改革试点学院。合署改革后,作物学科规模增大,扩大了学科研究的实力,促进了研究成果的交流和融合,为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支撑。学科规模的增大为作物学科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整合院所资源、汇聚人才,以科研为载体,从而形成合力和优势,提升学科发展水平,成为学院的主要工作目标。

筑巢引凤,推进学科建设

为扎实做好新形势下人才工作,全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和人才高地,在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学院不断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今年已累计引进包括“第四层次人才”王立祥等6名博士,其中大部分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国内“双一流”高校,为农学院的发展储备了青年力量。合署以来,2人获山西农业大学“晋农新秀”,高志强教授、张耀文研究员入选第六批省新兴产业领军人才。

同时,加强与院士、杰出青年等国内外顶尖优秀人才的沟通与交流,充分发挥人才强校战略对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工作的指导作用。聘请了张福锁院士担任农学院学术院长,张福锁院士的加盟为学院加强科研平台创新,带出一流团队,培养一流人才注入了新的动力,为我院转型跨越发展提出了新的模式。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及其团队主要成员一行来我校开展工作,并作专题报告。我院将以此为新的起点,瞄准前沿,勇攀高峰,做优做强学科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作贡献。

融合创新,推进学术发展 

合署改革的一年来,作物学科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全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培育壮大科研创新团队,获准一批国家级科研项目,积极推进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李红英教授等4人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杨武德教授、高志强教授获批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韩渊怀教授带领的杂粮分子育种团队在谷子功能基因组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筛选出超早熟突变体“xiaomi”,建立了一个新的C4植物模式体系,为选育高产优质谷子新品种提供了便利条件,该研究成果在世界植物顶级杂志《Nature Plants》上发表,成为我省在该期刊上以第一单位发表的第一篇论文,也是近年来国际谷子研究领域发表的影响因子最高的论文。

资源整合,推进学科发展 

合署改革以来,通过资源整合,学科在服务山西农谷和国家级农高区建设中,在“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贯通上实现了1+1>2的效果。积极组织申报建设“黄土高原特色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功能农业重点实验室”和“省部共建有机旱作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平台,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合作在农谷共建“山西省农业基因组研究中心”“山西特色小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获得认定。

新的山西农业大学,新的农学院,“院办校”改革必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整合资源、优化布局,促进学科交流,提升作物学科发展水平,进一步推动学院发展,为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地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应用型大学”的目标努力奋斗。


太原龙城校区
邮编:03003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龙城大街81号
太谷校区
邮编:030801
地址: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铭贤南路1号
山西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晋ICP备05000473号     晋公网安备14072602000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