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大学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本网首页 > 专题宣传 > 正文

【两会声音】(5)王娟玲:发展有机旱作农业 助力乡村振兴

日前,全国人大代表、山西农业大学副校(院)长王娟玲做客新华网访谈,就探索具有山西特色的有机旱作技术体系、有机旱作农业科学发展等话题与网友进行交流。

新华网:作为山西农业的重要传统技术特色,有机旱作在山西有怎样的发展历程?

王娟玲:特殊的省情、农情决定了山西有机旱作农业具有典型代表性。山西干旱少雨,年均降水量470mm左右,地形复杂,生态类型多样,旱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超过70%。

山西农业发展史,就是一部旱作农业发展的历史。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山西探索实践并形成了“三庄一寨一山一川”等一批先进旱作农业典型。大寨的“坡改梯”和“海绵田”技术,成为旱作技术的典范;七八十年代开展的棉花地膜覆盖;九十年代选育了晋麦33、晋麦47、晋谷21等一批农作物抗旱品种;“十一五”以来,山西率先提出并积极实践“艺机一体化”,创新了有区域特色的“艺机一体化”旱作节水技术体系,为现代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探索了新路径。

山西全境均处于黄土高原区,其面积占到整个黄土高原的近1/3。因此在广袤的旱农区具有典型代表性。

新华网:发展有机旱作农业,对于山西乃至全国有何意义?

王娟玲: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以山西为代表的黄土高原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之一。随着南粮北种,山西还承担着重要的粮食生产任务。只有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才能切实保护生态,实现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确保粮食稳产增产。

支撑健康中国战略。黄土高原地貌特殊、气候多样,自然资源丰富,拥有发展特色农业的天然优势。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绿色安全、营养健康,多样化、个性化农产品的需求日益迫切,黄土高原上丰富的杂粮、干鲜果、中药材与现代农产品绿色、健康、优质等特性相契合。这些健康产业的绿色发展,也须走有机旱作之路。

助力脱贫攻坚。受水资源、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的制约,黄土高原土地承载力低下,加上长期的掠夺式经营,造成了生产、生态的失衡,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可以有效改善生态环境,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助力功能食品(农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兴旺和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

新华网:作为有机旱作农业领域的专家,你认为山西如何走出一条绿色、科学的有机旱作之路?

王娟玲:首先是转变发展理念,改变发展方式。有机旱作农业不是传统旱作农业的简单回归,也不是当下旱作节水农业的简单过渡,更不是不施用化肥农药的“有机农业”。

发展有机旱作需要锐意创新,要建立一套全新的绿色替代技术体系,加速转变发展方式的同时立足国情、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对一些科学传统理念和优良传统技术,我们需要用现代的新装备、新技术来改造提升。

其次是建立完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实现科技的有效支撑和引领。积极弘扬提升传统旱作农业技术,充分利用旱作节水农业现有技术基础,注重技术的绿色改造提升,实现技术的创新替代。

针对土、肥、水、种、膜、药等核心要素,围绕耕地质量提升、健康土壤培养,高效利用各种资源。开展关键技术的创新并进行技术的集成、组装和配套,建立完善标准化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为山西乃至全国现代农业发展和品牌建设提供科技引领和支撑。

最后是因地制宜,选好载体产业。有机旱作农业涵盖着一个庞大的产业集群。山西素来有“优质粮果带”“特色农产品产区”“中药材资源大区”的盛名,属特色农业大省,发展功能食品(农业)的优势得天独厚。

我建议把建好有机旱作与做好功能食品(农业)产业紧密结合起来,发挥区域特色,选好选准载体产业并做大做强,创建绿色优质品牌,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有力促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新华网5月27日)

太原龙城校区
邮编:03003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龙城大街81号
太谷校区
邮编:030801
地址: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铭贤南路1号
山西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晋ICP备05000473号     晋公网安备14072602000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