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郅晓燕,女,汉族,中共党员,植物保护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入选山西省“三晋英才”青年优秀人才,拥有山西农业大学“晋农新秀”等荣誉称号。丈夫杨春,同为我校植物保护学院教师。二人均于2016年来到山西农业大学参加工作,投身高等教育事业。工作中爱岗敬业,兢兢业业,忠于职守。生活中二人相互扶持,在面对工作中的挫折、压力以及生活中的诸多困境时,仍然以积极乐观、坚强无畏的心态面对。近十年来,在夫妻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建立了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
博士毕业后新生活的开始
2016年博士毕业后,郅晓燕和爱人随即来到山西农大参加工作。刚参加工作时的生活一切都是美好的,二人相互鼓励、互相扶持。最初的几年,二人几乎全年都泡在办公室,除了备课就是在查阅文献、申报项目或撰写论文等,日子踏实而充实。通过几年的不懈奋斗,二人均获得国家青年基金和省级一些项目的资助,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发表了一些高水平学术论文,工作逐渐稳定。
新生命的诞生
工作事业上有了一定的起色,二人开始考虑要一个孩子,大儿子于2020年诞生。伴随着新生命的降临,日子更加忙碌,但是也更加幸福。这一年,郅晓燕的父母也搬来与其同住。其父亲早年间因从高处跌落,造成腿部残疾并诱发脑溢血,因而常年卧床并服药,生活不能自理。前些年一直随其哥哥在老家生活,并由其哥哥和母亲常年照料。随着小外孙的诞生,特意将两个老人从老家接来,一起庆祝这份喜悦。生活中,郅晓燕接过重任,担起了照顾其父亲的责任,并同其母亲一道照顾出生不久的孩子。但生活往往不会一帆风顺,随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本该慢慢成长的小孩却逐渐出现了各项运动、发育落后等症状。随即,二人带着孩子前往省儿童医院检查,但情况却远比想象的糟糕。
疫情期间的四处求医
随着疫情的突然来临,对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但为了能尽快弄清孩子的情况,夫妻二人还是克服诸多困难,不停来往于太谷、太原和北京各儿童医院,住院、检查、化验等日复一日。在小孩子第7个月时,初步确定为一种罕见病。宛如晴天霹雳,夫妻二人内心承受着巨大的痛处和压力。短暂整理,顾不上过多的难过与悲伤,又立即带着孩子前往山西省儿童医院开始长期的康复训练。这段日子里,一方面疫情给家庭生活带来种种不利影响,一方面看着小孩发育落后症状的逐渐凸显也万般焦急。但是夫妻二人始终没有放弃,互相坚持、鼓励。长时间求医检查的花费开销是巨大的,而长期康复训练也给家庭带来了较大的经济压力。夫妻二人在生活中厉行节俭,保证老人小孩吃穿用度的基础上,尽量压低各种开销。
平凡日子的继续
日子总会向前,太阳也会每天升起。三年疫情结束了,但是对每个人生活的影响还远远未结束。“上有老,下有小”是80后目前正在经历的人生阶段,随着时间的流逝,瘫痪在床的老人一年不如一年。小孩的情况也没有明显的改善,但好在没有其他大病大灾。耐心照顾老人,悉心照料小孩,郅晓燕正日复一日,以种种身体力行作子女示范、为孝尽善,作一名合格的母亲、爱亲教子,时刻践行着中华民族家庭美德的真正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