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溧,男,共青团员,来自城乡建设学院,就读土木工程专业。丁溧日常爱好志愿服务,截至目前他的志愿服务时长以达700多小时(蓝天救援时长358小时,其他各种平台计时437.3小时),五年内他获得了乳山市星火公益优秀志愿者”“乳山市蓝天志愿救援队青年先锋”“乳山市优秀青年学生干部”“威海市优秀青年学生干部”“山西农业大学优秀共青团员”“山西农业大学优秀青年志愿者”等各种荣誉,他的青年救援经历和救援第一视角等其他事迹也被中国青年报、山东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主管的大众网、海报新闻,威海日报社以及乳山市委宣传部旗下APP母爱乳山报道。
丁溧的家乡是山东威海乳山,2018年就开始参加各种各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也加入了不同的志愿服务组织,其中在2019年加入了当地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会员,由此,在2022年他加入了乳山市蓝天志愿救援队,在不断刻苦训练和实际救援中证明自己,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正式注册队员。自2023年7月,丁溧每年参加当地的“银滩防溺水战备巡查备勤”志愿服务工作,负责海上巡逻,劝导游客,紧急救援等,每年受益群众达到上万人,他个人救捞已有30余人。2023年8月14日,一名男性尸体被冲进海沟,面对缺乏救援人员的局面,丁溧自告奋勇,在与其他队员和村民的协作下,成功地将一名溺水者抬离现场,并徒步2公里将其安全送上堤坝。在台风“杜苏芮”来临前夕,他和两名队友在宫家岛附近海域进行水域救援训练任务,返航途中,观察到被洋流卷入深海的爷孙俩,由于救援艇的马力有限,他和另一名队友不假思索地主动跳船,并将更大的生存机会留给了爷孙两人。最终,队友凭借出色的驾驶技巧成功将被救者送到岸边。上岸之后,他们又在短短的13分钟内接到7个警情,在蓝天救援队银滩指挥中心与水域消防的协调下,他们成功地救援了11人。2023年的腊月十三,他们接到山地救援警情,一妇女患有精神分裂症貌似跌入山谷,丁溧和另一名队友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打锚点固定索降至深固地进行搜索,零下十几度,靠着一腔热血,还有专业装备支持,找到妇女并将其救出;2024年正月初三,一男子失足跌入水库,他们仅用三分钟确定男子落水区域,并将其打捞上岸;2024年8月,他们接到孩子离家出走警情,和警方的监控配合加上无人机确定孩子大致行走路线,凌晨两点将孩子找到并安全地送回家中;2024年和2025年正月,丁溧和队友们坚持奋斗在春节一线,和警方共同进行警民联动,共创平安社会行动,在此期间,他和队友在巡逻途中,突然发现一私家车爆胎冲出护栏,并第一时间开展救援,将孩子和成人成功从车内救出;返校前两天,接到海阳队远海救援求助,用声呐进行反复梯子扫描,一次线扫描,确定沉船位置并进行打捞出水;返校回来后,他仍在太谷蓝天救援队工作,成功寻找老人两名,协助森林消防扑灭范村山火……他们的故事仍在继续,用实际行动充分体现了“给逝者尊严,给生者希望”的救援宗旨。
在学校内,丁溧负责学院融媒体和后勤保卫部融媒体方面的工作,用镜头记录每一个一线奋斗劳动者和同学们的奋斗故事。深夜断电,他们半夜十二点走出宿舍,用第一视角记录后勤老师们送电的艰辛;凌晨三点,丁溧和同部门的同学一起起床,用镜头记录食堂阿姨备菜的艰辛;在课余时间,他和同学为大一新生作摄影培训,用一次一次的优质图片和出色的完成任务回报学院领导对他们的期望。
有人问他,做这么多事,不累吗?丁溧忽然想到了雷锋同志的一句话:“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他相信不仅是现在,在未来,他将仍然保持奋斗之姿,把奋斗的热情投入到人民中去,社会中去,用努力回馈给每一个需要他保护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