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水流深”志愿服务团队是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所属的公益志愿服务组织,团队现有注册志愿者224人,高级职称指导教师36人,自2014年成立以来,始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秉承“传习绿色发展理念,助力美丽中国建设”的宗旨,始终活跃在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的第一线,累计开展理论宣讲150余场,辐射带动5万余人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构建起理论宣讲、技能传授、科研实践三位一体的志愿服务体系,形成了具有农科院校特色的生态道德建设实践模式。
一、传播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涵养生态道德
“晋水流深”志愿服务团队以在校学生和学校驻地群众为对象,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美丽山西建设举措以及绿色生产生活的小常识等为主要内容,年均开展公益志愿服务理论宣讲近30场,累计辐射带动5万余名青年学生和社会群众参与节水护水、环境保护、绿色生活等生态文明建设行动。同时定期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宣传引导,线上利用微信公众号常态化推送博文,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法规、绿色生产生活的范例和保护环境节水护水等相关知识;线下主办专题活动,发放宣传资料两万余份、张贴海报近百张,在学校板报栏更新生态文明建设知识500余次,形成了浓厚的生态文明教育和绿色发展宣传氛围。参与了第三届山西省青年志愿服务交流会与“绿色发展青年在行动国际研讨会”,进行了大会发言,交流分享志愿服务工作,并与20多所高校共同成立了大学生绿色发展促进联盟,为持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二、传授生态文明建设技能,倡导绿色生活
团队坚持在重要时间节点举办人人节水示范行动、水生态修复实践、水环境社会调查等志愿服务活动,强化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教育,实现志愿服务常态化、品牌化、公益化。团队积极响应党组织和团组织号召,赴运城永济市宣讲《黄河保护法》及节水护水理念;在“中国水周”,深入山西农业大学附属学校开展宣讲、示范活动,深入学校学生公寓开展节水护水示范活动;在首个“全国生态日”,组织十余支科普宣讲小分队,赴山西太谷、运城、忻州、大同等地,开展环保知识理论宣讲、河道垃圾清理、河水水质取样检测等示范活动;在“世界粮食日”举办生态文明实践行主题活动,开展农作物果蔬废皮渣籽等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交流研讨。团队还结合专业特点,定期组织青年学生前往黄河、汾河、潇河、乌马河等河道开展净滩行动,到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一线进行现场教学。针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突出问题,设计调查问卷,定期到固定观测点采样,利用学校土壤、大气和水污染处理等科研实验平台进行专业化的数据记录、监测和分析,先后撰写调研报告及专题论文4篇,为相关管理部门开展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参考。
三、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助力绿色发展
团队依托环境与生态科学(ESI全球前1%)学科优势,强化绿色低碳发展的技术与人才赋能机制,深化绿色技术研发与转化的产学研合作。师生开展重大科研项目3项。与山西省多个单位、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参与黄河、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与保护规划等各级、各类环保科研创新项目7项。在沿黄流域取样实验、分析研究,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8篇,承担紧密对接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特色社会服务项目,为推动黄河流域治理相关决策部署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团队注重加强科研转化,引导大学生将志愿服务与创新创业相结合,《晋水流深计划》《滤水环流》等衍生项目获得山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3次。
十载耕耘,硕果盈枝。“晋水流深”志愿服务团队已成长为三晋大地生态保护的青年先锋队。未来将持续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重点推进建设省级水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开发智慧巡河管理系统、培育专业化志愿服务人才梯队等三大工程,以青春之我守护母亲河,用科技之力赋能绿水青山,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高校智慧与青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