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樊晓璐,女,山西吕梁人,1989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馆员,2017年5月参加工作,在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工作至今,现工作于山西农业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工作期间,她始终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任务,任劳任怨,得到了历届领导与同事的认可和赞扬。
一、政治坚定,践行初心使命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樊晓璐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将“两个维护”融入工作实践。在日常服务中,她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推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与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国家战略深度融合。例如,在主持CALIS项目《农业高校专利信息分析及特征研究——以山西农业大学为例》期间,她带领团队梳理了学校近十年3000余件专利数据,挖掘技术转化路径,提出“专利-产业”对接路径。
二、深耕专业,勇攀业务高峰
樊晓璐以“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精一行”的工匠精神锤炼专业能力。她持有专利查新资格证书、知识产权专员证书,连续两年参加全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专利检索分析大赛,2024年在山西省知识产权局高级研修班专业组竞赛中斩获前三名。面对检索难题,她创新采用“语义+分类号+引证追踪”组合策略,如在完成某农业机械专利查新时,通过精准定位IPC分类号(如A01B 33/08)和扩展同义词(如“耕作”与“旋耕”),短时间内锁定关键对比文件。
三、深耕学术,推动规范管理
作为图书情报专业的工作人员,樊晓璐始终以学术创新赋能工作实践。在主持CALIS项目《农业高校专利信息分析及特征研究》期间,她发现国内农业专利标引普遍存在分类混乱、关键词缺失等问题。为此,她系统梳理山西农业大学10年专利数据,结合IPC分类规则和农学学科特点,创新提出解决办法。
四、攻坚克难,诠释奉献精神
2022年,为完成CALIS项目结题报告,樊晓璐连续熬夜两周整理数据,期间因身体原因经常去医院,但是她坚持项目不延期,连夜改报告,最终项目得以完成验收。在2024年山西省高级研修班备赛期间,她白天处理日常工作,晚间研究往届获奖案例,总结出“三段式检索法”(技术分解-要素扩展-动态调整),最终以前三名的比赛成绩脱颖而出。
五、创新引领,推动行业发展
樊晓璐将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成果,完成报告《基于专利文献的农业高校专利信息分析及特征研究》,主笔撰写国知局2025年专利信息传播项目《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人才能力素质提升》,参与行业知识产权服务调研,参与多项专利报告撰写工作,为科研机构与团队的专利分析与优化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樊晓璐同志用几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了“知识产权守护者”的深刻内涵。她的故事,是“恪尽职守”与“创新突破”的交响,更是新时代职业道德精神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