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庆军,山西昔阳人,研究员,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酿造高粱研究室主任,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程庆军长期在一线从事高粱新品种选育、种质创新改良、育种技术研发应用等工作。在高粱矮秆、高配合力亲本系创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为实现高粱机械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构建了矮秆×窄叶种质杂交改良模式,促进了高粱育种由传统的稀植大穗高秆型向密植群体矮秆型转变。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效率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永葆初心,醉心科研
程庆军1994年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农学专业,自参加工作以来,他通过不断学习理论知识、长期积累一线育种工作经验,持续开拓创新研究思路,发展研究领域,提出以提高高粱生产效益水平为主的研究方向,在高粱种质改良、株型亲本系创制、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应用、机械化栽培高粱新品种选育、早熟高粱新品种选育、高淀粉酿造高粱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开辟了园艺高粱育种的新方向,为高粱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为解决高粱倒伏问题,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庆军主持完成了我省第一个机械化栽培高粱品种选育研究项目,构建了矮秆×窄叶种质杂交改良模式,创建了机械化栽培高粱杂种优势类群,选育出了适宜机械化栽培的晋杂35号、晋杂40号、晋杂58号、晋粱210、晋粱211等高粱新品种;为解决早熟区高粱品种抗病性差、产量低的问题,选育出晋杂29号、晋杂36号高粱新品种;为提高高粱品种淀粉含量,育成高淀粉高粱品种晋杂106,粗淀粉含量达到78.69%;为探索开辟利用高粱细胞质雄性不育利用新途径,创制出含有A3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高粱恢复系SC3030,为我国利用新型A3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进行粒用酿造高粱育种,开创中×中杂优利用新模式奠定了基础。
二、推广成果,科技助农
31年间,程庆军育成了通过国家或省级鉴定的不同类型高粱新品种40余个,累计推广晋杂22号、晋杂23号、晋杂35号、晋杂61号等高粱新品种23个,种植面积达297.1万亩,带动农民增收4.29亿元,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效率等方面均作出了突出贡献。
程庆军积极寻求与种子生产及高粱深加工企业以不同形式展开合作,致力于搭建沟通高粱产业上下游的桥梁。十多年间先后将晋杂22号、晋杂36号、晋杂52号、晋杂53号、晋粱211等15个品种转让予山西、河北、内蒙古等省内外种子生产企业,转让金额达300余万元,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转化,转让后的新品种在各区域生产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2023年联合山西紫林醋业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大丰种业有限公司等建立农业农村部特种高粱育种及加工重点实验室,从山西老陈醋酿造专用高粱品种选育、制种、种植、食醋酿造专用高粱精深加工等高粱产业全链条开展研究,促进企业聚焦产业发展技术攻关,带动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程庆军还根据高粱资源特性,开拓了高粱的观赏用途,为高粱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增长动力。他筛选颜色鲜明、光亮,株型相近的红、黄、白等高粱品种,设计并种植了“中国”“中国梦”等字样,为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地方特色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三、授业传道,传承科研
工作中,程庆军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通过技能传授、组织座谈等方式引导培养年轻技术人才,进一步提高其操作技能和业务水平,为农业科学研究点燃“星星之火”。
农业科研周期长、见效慢,新品种从选育到推广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毅力。为了加强种质资源的创新,每年都需要安排种植6000余份试验材料以观察其生长变化情况。创新改良材料、筛选优异亲本系、评价品种优异性以及选育新的品种,在高粱整个生长周期都需要科研人员在田间地头不辞劳苦地工作。特别是在高粱花期阶段,正值三伏酷暑,亦是高粱科研最为关键的时期。为确保工作效率及科研任务的圆满完成,全体科研人员必须全情投入、攻坚克难,连续进行杂交授粉等任务。自播种至收获,从调查、考种、记录再到数据分析,每一环节均需遵循极为严格的技术规范,更需具备充分的耐心与坚韧,期间的艰辛不言而喻。程庆军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地忙碌在科研第一线,几乎达到了忘我的境地。常常早上8点前到达20公里外的科研基地,晚上天黑之后才能回家。在高粱生长的各个阶段,程庆军几乎未曾享受过一个完整的节假日。即便在春节假期,他依然坚守在南繁选育的岗位上,常常在田间地头辛勤工作10余个小时却毫无怨言。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青春,执着地追寻并实现着自己的高粱梦。
择一事,终一生。程庆军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始终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在自己岗位上不断实现着人生价值,用真情和汗水完成一项又一项农业科研成果。他荣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山西省农村技术承包奖2项;参与制定地方标准《清香型白酒酿造用高粱》……31年间,程庆军与他的高粱研究事业一路高歌猛进,收获了沉甸甸的荣誉与丰硕成果。未来,他将继续为推进高粱新品种选育、农业提质增效不懈努力,倾力让中国碗装满中国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