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锐,男,中共党员,教授,基础部物理系教师。2003年入职以来,始终扎根公共基础教学一线,恪守“立德树人守初心,春风化雨育英才”的教育理念,其提出的“三一三三”多元化基层教学组织体系(即“一重构三组建”“一支持三改革”“一注重三加强”),使全校公共物理课程优良率得到了显著提升,相关成果获2023年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深刻内涵。
一、立德树人守初心
郭锐教授始终将“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作为职业信条,创新构建“三维立体”育人模式:以《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为纲,将课程思政融入物理定理推演;以“问题链+情景模拟”教学法为径,打造“物理现象-科学思维-价值引领”育人链条;以“24小时应答制”师生沟通机制为桥,建立教学相长的育人共同体。在22年教学生涯中,创造性实施“物理+X”育人工程,实现基础学科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特别在新冠疫情期间,开发“虚拟仿真物理实验资源包”,指导学生圆满完成了再线物理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改革攀高峰
面对新农科建设需求,郭锐教授勇担教学改革先锋,构建“四维联动”课程建设体系:教学内容突出“农理融合”,主持完成省级重点教改项目《新农科背景下大学物理课程思政育人探索与实践》;教学方法创新“虚实结合”,其主建的《光的偏振特性》虚拟仿真实验入选省级一流课程;教学资源打造“立体矩阵”,主编的《大学物理实验教程》被列为农业农村部“十四五”规划教材;教学评价实施增值评估,建立“知识-能力-素养”三维评价模型。2022年主持完成的物理实验教学平台升级工程,创新采用“模块化+智能化”设计理念,建成省内首个农科特色的虚实融合实验中心,年实验人时数突破12万。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提炼出“物理定律中的中国智慧”教学范式:从《墨经》光学思想到现代量子通信,从古代天文历法到现代农业遥感,构建起“科技史-方法论-价值观”育人图谱,主讲的《大学物理学》被认定为校级“课程思政”示范建设课程。
三、科教融合谱新篇
秉持“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的育人理念,郭锐教授开创“研-教-创”三位一体培养模式。近五年在《Frontiers in Physics》《Nanoscale Advance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数篇,其中“压缩态光场特性”系列研究成果转化为2个创新实验项目,指导学生在全国物理实验竞赛中获得省级一等奖。在教材建设方面,主编的《农科物理学》创新采用“现象-原理-应用”编写体例,融入12个农业科技案例,被全国多所农林兄弟院校采用。
郭锐同志用22年的坚守证明:真正的师德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生命的点燃。他时常提到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教育就是当一个人忘记在学校所学的一切之后还剩下的东西。”这或许正是他对职业道德最深刻的理解——用心灵唤醒心灵,以人格塑造人格,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人生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