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尺讲台守初心,四季耕耘育桃李。我校农业工程学院教师柴箫君,自2018年从事高校教学工作以来,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秉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职业信念,在思想学习、教学育人、科研创新及社会服务等方面持续成长、尽职尽责,书写着一名新时代高校教师的使命担当。
一、深学笃行,知行合一践初心
她日常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题主线,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的融合互通,坚持将红色基因与廉洁文化融入师德养成。2021年至今,先后同师生党员赴山西长治市黎城县黄崖洞兵工厂旧址开展“行走的思政课”,于晋中市太谷区廉洁文化教育基地开展专题研学。在抗战时期“人民兵工摇篮”的碉堡遗址、兵工仓库前,触摸历史脉络,并用其筑起课程骨骼,她将黄崖洞兵工厂案例融入《机械原理》课程,用“枪械零件工作原理”解析工匠实践与创新精神;在指导学生竞赛时,以“兵工厂设备改良史”启发创新思维,让历史照进现实,让德育润物无声。
二、精教善导,守正创新育匠才
三尺讲台,六载耕耘。作为机械专业教师,她始终秉持“理论与实践双轮驱动”的教学理念,主持省级教改项目、校级项目多项,在《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课程中创新推行“模型进课堂,实践验真知”模式,为了提高模型演示和启发效果,寻求多种加工机器方式改进模型,将减速器、连杆机构等20余种实物模型搬入教室,通过“理论分析—仿真建模—实物制作”三阶递进法,综合运用各种现代软件,让学生从“纸上谈兵”转向“动手实战”。她设计的“实践作业包”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小型机械装置设计,学生在课程结束的两年后再次回想课程环节说到,“记忆犹新,虽然很难,但收获很多”。
创新育人,以赛促学。她连续两年指导的本科生毕业设计获得山西农业大学优秀本科毕业设计。她连续三年指导学生参加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带领学生深入晋中农谷、长治襄垣一线寻找选题,将大赛命题与地方产业需求紧密结合。指导2024年机创备赛期间,寒假内与学生定期沟通交流,学期内她在完成3个班级授课任务的课后,与学生鏖战实验室,为优化“青蛙仿生机器”“大葱种植机”设计方案,修改方案、图纸、模型20余次。最终,两项目分别以“自主创新、性能优胜”“结构精巧、运行稳定”的优势斩获省级一等奖、二等奖。
优课提质,以赛砺教。作为青年教师,她始终认为赛教相长,积极参加教学竞赛,并分别于2023年、2021年获得山西农业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二等奖。2024年4月备战山西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不足30天备赛时间、备赛抽讲选段数目翻倍、同期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高强度备赛环境下,坚持将课程思政、实践能力培养与理论知识结合,深夜逐字逐句打磨参赛文档、讲稿、演示文件,10个20分钟教学节段反复演练,最后获得山西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优秀奖。
教研相长,双向驱动。她的研究方向高精度板形控制中的成果,被转化为《机械设计》课程的创新案例,带领学生通过ABAQUS仿真分析工作原理,对传统教学体系中的内容进行验证与补充;研究农业机械中创新机构设计,并将其带入课堂,启发学生思维,而学生在课程实践中提出基于解析法根据连杆曲线进行四杆机构的优化设计问题,又成为其新论文的核心研究方向,真正实现了“研以促教,教以启研”的良性互动。
三、热忱奉献,公益服务两肩担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始终把服务师生、回馈社会视为分内之责。在山西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岗位上,深入了解地方农机企业需求,力求专业知识助力乡村振兴。担任机械工程系党支部委员期间,认真负责,把党建工作做实做细。担任农业工程学院分工会女工委委员,协同组织维护女性权益、关怀身心健康、加强自身建设等相关主题活动。
从教学到科研再到社会服务,她用平凡岗位上的点滴耕耘,把“教师”二字化作了春风化雨的陪伴,也把“师德”写成了学生成长路上最温暖的注脚。微光成炬,向光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