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早晨7点,在我校一处校内实习基地,三面旗帜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徐徐升起,张建新教授正在组织团队师生通过隆重的升旗仪式共同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担当,让思政教育从学生“笔尖”走入“心尖”。
张建新在农展会展出自主研发的肉羊饲料
多年来,张建新始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将思政教育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将升旗仪式、励志标语、科研实践全方位融入思政教育中,不断丰富思政教育的“开启方式”,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爱国情怀,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升旗仪式,让思政教育“活”起来
为了满足研究生培养和本科生实践的需求,张建新经过多方奔波,筹资建成了1000余平米功能齐全的实验小院。他在小院中央设了一个旗台,分别悬挂着国旗、校旗和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标志旗。每逢五一劳动节和国庆节,张建新都要组织团队师生开展隆重的升旗活动,通过讲解小院师生科研团队的奋斗历程、取得的丰硕成果、在国内同行中的学术地位和每个人肩负的伟大责任,鼓励学生爱祖国、爱母校、爱产业,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远大志向。
张建新和团队师生举行升旗仪式
张建新常跟学生说:“劳动最光荣,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未来,所以‘五一’劳动节要升旗;国庆节是国家的节日,普国同庆,我们作为中华儿女而自豪,我们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所以国庆节要升旗。”自从2014年小院建成起,张建新每年准备2套新旗,在五一劳动节和国庆节7点准时升旗,降下来的旧旗洗干净统一存放,9年来从未间断,18面旧旗帜成为历届毕业的研究生情系小院、情系母校的有力见证。
励志标语,让思政教育入脑入心
在实验小院每个实验室的墙上都张贴着励志标语,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崇德尚行,躬耕事农”“扬鞭策骏,奋力超前”等等。张建新说:“标语是最好的思政课堂,要用好这个阵地,让思政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固化于心。”一条条励志标语,激励的不仅是学生的内心,更加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激发了学生立志崇学事农、强农兴农的使命与担当。
张建新给研究生讲解“举大业、德为先,先做人、后做事”
近5年来,张建新教授累计培养研究生28人,考取博士5人,荣获国家奖学金5人。同时,所带团队硕果累累:研究生实验成果分别荣获2016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2018年“第二届幼龄反刍动物培育国际会议”青年论坛一等奖、2019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2021年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第二届羊营养与产品品质调控论坛”研究生论坛特等奖;制定雁门关农牧交错带肉羊及生态牧场系列地方标准7个,国家肉羊饲养标准1个。这些成绩都是张建新始终把学生的思政教育放在第一位的有力见证。
科研实践,让思政教育“实”起来
张建新常跟团队的师生说:“风帆不挂在桅杆上是一块无用的布,理想不付诸于行动是虚无飘渺的雾。”他以扎根基层、服务产业的亲身经历,鼓励研究生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要努力学习、学以致用,不要眼高手低,不要为学习而学习,要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在推动产业进步中实现人生价值。
张建新给研究生耐心讲解科学实验要服务于产业
如今的学生,大多生活条件优越,没有参加过生产劳动,缺乏社会经验,再加上作为“互联网原住民”,他们早已不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是呈现出多样化价值取向、个体意识增强、乐于自我表达等新特点,因此,照本宣科“满堂灌”的教育方式,以及传统的教育载体和方法,已经很难适应学生的新需求,难以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于是,他要求每届研究生新生提前2个月入学,一方面早日参与师兄、师姐的实验,掌握动物营养研究的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做好思想政治理论和价值观的“传承者”,在实践中对学生开展政治教育,传承团队精神,统一团队思想。除了让学生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获得精神成长,他还对学生提出“三个分明”“三个不准”和“四个热爱”的硬要求,让思政教育成效外化于行、内化于心。
张建新谦虚朴实,以一名普通的教师身份和共产党员教书育人高度的责任感,全身心融入教育与科研工作,并将思政教育贯穿全过程,精心培养出一批批德才兼备的“新农人”,为乡村振兴和新时代强农兴农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
张建新应太原海关邀请作肉羊产业发展报告
身为动物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建新不仅带过的学生桃李满天下,而且拥有诸多学术头衔和社会荣誉:国家现代肉羊产业技术体系饲料生产与安全岗位科学家、农业农村部全国动物营养指导委员会委员、第五批山西省新型产业领军人才、第七批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山西省高等学校131领军人才、山西十大科学传播人物等;今年五一劳动节张建新又荣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这些头衔和荣誉的背后,是他孜孜以求服务“三农”的坚守和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教书育人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