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生,男,1965年2月生,现任大豆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现兼任第七届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大豆、水稻棉花专业委员会主任;第二届全国黄淮海大豆育种协作网协调委员会委员;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油料作物产业岗位专家;山西省农村函授大学特聘教授;山西农科110专家组专家;中国科协“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项目组专家。“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一、事业心强,学术造诣高
他有较强的事业心,较高的学术造诣,其学术水平在大豆领域居国内一流,在学科建设中能起到领军作用,研究成果具有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山西农业科学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参加工作以来,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省、市重点科技项目20多项。其中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1项、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1项。荣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晋遗30)、二等奖6项、三等奖2项、省星火科技特等奖1项。山西省农村集团承包二等奖1项。在国家、省级科技刊物上发表论文20多篇,参与合著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出版专著2部。主持和参加选育了通过国家审定的大豆品种4个(晋豆11、晋豆19、晋遗30、晋遗31)、通过省级审定大豆品种16个。
2020年他主持的“高蛋白鲜食大豆晋科4号的选育及应用”获得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晋科4号为鲜食大豆品种,现在已经成为山西省主干大豆品种,2016-2018年,该品种先后在太原、运城、晋城、长治、临汾、汾阳、晋中、阳泉、忻州、朔州、大同、延安、石家庄累计推广60.8万亩,生产鲜食大豆4.39亿公斤,新增产值16.99亿元。他有一种锲而不舍精神,2021年他主持的“优质高效鲜食大豆晋科2号的选育及应用” 又获得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7年-2019年,该品种累计推广54.1万亩,新增产值19.89亿元。
另外,他选育的品种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广,抗病性强。选育的“晋豆19号”曾经为国家北方春大豆对照品种,该品种获得第二届中国农博会银质奖,中国国际农博会山西名牌产品奖,先后经山西、陕西、宁夏及国家审定。“晋遗30号”2008-2010连续三年被农业部定为国家级主导品种,2010年获得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晋科2号”“晋遗51”2019-2020年连续被定为山西省主推大豆品种。
二、服务基层,心寄农民
他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农户,走进田间地头,送科技下乡。
2013年8月18日,汾阳市三泉镇农科站打来电话,反映1000亩大豆只开花不结荚。他带领课题组成员深入地头调研,给出结论:该镇种植的大豆属无限结荚型大豆类型,该类型开花顺序从下到上,边生长边开花,下面已经结荚,但农民不注意,只注意上部开花,所以十分焦急,农科站工作人员解释不通,才打电话向他求救。农民听了他的解释,才放心。秋后,该镇大豆亩产200多公斤,受到了当地政府表扬。
2014年山西青玉油脂有限公司与太原市小店区刘家堡乡西草寨村合作,建立了500亩优质黑豆原料生产基地。由于该村地处小店区近郊,属蔬菜种植区。前期黑豆长势十分惊人,进入8月份,由于地力肥沃,黑豆植株开始出现徒长、倒伏现象,大量花荚脱落,村民焦急万分。村主任、村支书立即向张海生求救,在炎热酷暑下,他带领课题组成员亲临现场考察。经考察找出来具体原因,他立即给村民开“药方”,每亩喷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50克加1千克磷酸二氢钾叶面肥,连续喷2次,每次间隔7-8天。半个月后黑豆植株缓解了生长,落花、落荚得到了控制。村民焦急情绪稳定了,秋后村民收获后,每亩取得了250公斤的高产结果,村民纷纷赞扬了他的科学方法。
近年来,他还先后到武乡、左权、寿阳等地为农民授课,给农民讲解大豆种植栽培知识,得到了农民的一致好评。
此外,2011年他获山西省科“技奉献奖个人特等奖”。主持的大豆课题组2012年获省农林水工会“工人先锋号”。2012年获第六届“山西省优秀科技工作者”、2012年获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3获年第五届“山西省十佳中青年优秀科技工作者”等殊荣。2013年被评为“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017年获山西省农林水劳动竞赛委员会“五一劳动奖章”。2020年所在工作室被山西省农林水工会委员会授予“张海生职工创新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