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向阳,男,汉族,1981年7月生,中共党员,农学博士,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主持行政工作)、教授、博士生导师、留学回国人员、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机械研究室主任、执行专家组成员)、全国农机化科技创新专家组成员(收获机械化专业组)、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七届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作物学会粟类作物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作物化学调控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山西省杂粮学会秘书长,先后荣获第19届“山西青年五四奖章”、2019年度“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第九届山西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山西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拔尖骨干人才、“山西小米”产业联盟专家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农科110专家、山西省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山西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荣誉称号。
红心向党,牢记使命,勇担“科教兴农”职责。作为山西农业大学“双带头人”农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和山西省杂粮学会党支部书记,我带领支部党员紧密围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努力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做出一定成绩。山西省杂粮学会党支部和我个人于2018年被中共山西省科技类社会组织行业委员会分别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农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被授予“山西农业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立德树人,潜心教学,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课程思政建设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课上和课下都要求学生端正价值观,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向善的人性和高尚的人品,坚持将育人和育才相统一。主讲的《生物统计学》和《作物化学调控》荣获山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生物统计学》课程获山西农业大学课程思政项目支持,参编国家林业局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生物统计学》(第三版)。先后培养博硕士研究生23名;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项,多名学生荣获各种奖学金和荣誉称号;其中,多名同学考取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国内重点院校的博士生;部分学生到农业农村部、地方农业行政部门、科研院所继续从事农业相关工作。
立足生产,科技创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十三五”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项目、山西省科技攻关等10个项目,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授权国家专利20个,制定各类标准7个。带领团队立足生产,针对限制谷子产业发展的机械化作业水平较低、间苗除草困难、栽培管理粗放、人工收割等关键技术瓶颈,攻坚克难,基本实现谷子生产关键环节的机械化作业和免少间苗,节省用工5-8个/亩;单个或集成技术累计示范推广80万亩,取得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服务三农,助力脱贫,奋力助推乡村振兴。在疫情防控期间,带领团队利用微信、电话、网络等工具,积极进行春耕备耕、指导生产、服务农民;承担了“助力吕梁脱贫攻坚项目行动”,通过一县一业、产业扶贫的方式,帮助兴县、岚县脱贫;2019年承担定襄县横山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行动,计划通过5-10的时间,走出一条可参考的乡村振兴路。
积极参与“山西小米”品牌建设,几乎走遍山西省主要杂粮主产区,推广示范有机旱作谷子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为百姓引进优质高产谷子新品种,通过现场会、技术培训、电话、微信等多种方式进行技术指导,在全省建立千亩连片的谷子基地9个,其中繁峙千亩连片基地连续6年亩产超千斤;深入太行山和吕梁山贫困地区的12个市县(6个国家级,2个省级)发展谷子产业,建立了2个“科技小院”,进行科技扶贫,助力脱贫攻坚;如在繁峙县郝家湾村采取“专家大院+科技小院”模式,在广灵县采取“订单农业”生产与统一种植模式,在兴县采取“科技+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在寿阳县采取“党支部引领+科研团队技术支撑+供销合作社销售+种植合作社机械托管+农户一地三收”五位一体融合发展模式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服务山西小米产业联盟的“沁州黄”“汾都香”“太行明珠”等15家龙头企业,与公司联合开发方便小米粥、高叶酸等功能小米产品。经过我和团队成员的不懈努力,我所在的团队被评为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创新团队,在2018年全国粮食科技活动周启动会上被山西省粮食局和省科协授予“杂粮科技服务小分队”荣誉称号,有机旱作谷子生产全程机械化项目在2020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山西分会场入选“最具市场投资价值产品(项目)”,成功申报获批“山西省小米产业工程研究中心”,工作得到新华网、山西省科技厅、山西卫视等主流媒体的宣传报道。
脚沾泥土只为五谷香!振兴农业的道路还有很长,我定将不忘初心,承担起时代赋予我的责任与使命,将教学、科研、生产、人才培养结合起来,更好的为国家,为农业的发展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