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6日,2025年秋季学期“何以晋中”大中小学思政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会议在晋中榆次召开,以示范磨课进一步明确课程建设方向、路径,安排11所高校与11县(区、市)精准结对,推进做实做强“何以晋中”精品思政课程群。
据悉,“何以晋中”大中小学思政精品课程建设,是落实晋中市委“156”战略举措,推动晋中市校协同创新发展,打造“怡然见晋中”城市文旅形象的重要举措。
课程建设深挖晋中红色文化、历史根脉、产业转型、乡村振兴等本土思政资源,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核心,从红色晋中、文化晋中、美丽晋中、幸福晋中四个维度,讲好新时代晋中故事,凝练11个市级大中小学生思政研学实践主题,培育11条大中小学生“行走的思政课”精品研学线路,形成“一核四维双十一”的地方特色精品思政课程群。
根据要求,驻地高校与县区思政课共建,要发挥好学科专业优势,立足丰厚的本土资源,深入研究和挖掘本土故事,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特点,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融入教育教学活动。通过建设好“何以晋中”思政课程,打造好“何以晋中”思政课堂,强化提高思政课针对性的晋中实践。从一个县区有一个思政精品的基本点出发,充分调动好11个县区的社会协同资源,挖掘好本土思政教育元素,打造好思政教育基地和研学线路。通过样板示范引领,带动出现更多优秀思政案例,形成提升思政课引领力的晋中“雁阵”。
晋中市教育局局长邓继杰表示,要构建晋中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工作协调机制,增强工作力量,希望通过连续几年的打造,推动形成独属晋中的大中小学思政“新教育地图”。
报道链接:http://app.people.cn/h5/detail/normal/6466728319632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