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大学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本网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山西省晋中片区建新机制做实做强“何以晋中”精品思政课程群

8月26日,山西省晋中片区在榆次召开2025年秋季学期“何以晋中”大中小学思政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会议,以示范磨课进一步明确课程建设方向、路径,安排11所高校与11县(区、市)精准结对,推进做实做强“何以晋中”精品思政课程群。省教育厅思政处领导,11所高校分管校领导、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部)领导,晋中各县(区、市)教育局领导,三晋文化研究会领导,“何以晋中”精品思政课评委,各校思政课教师代表参会。

我校党委副书记李卫祥出席会议,就加强驻地高校与县区思政课共建,持续打造和擦亮“何以晋中”思政品牌,提出三点思考。一是聚焦立德树人,突出目标导向。要坚持用创新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教育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是我们的工作抓手和重要任务。围绕育人目标,把握育人规律,创新育人方式,通过建设“何以晋中”精品思政课程,探索增强思政课实效性的晋中路径。二是聚焦四个维度,讲好晋中故事。“何以晋中”思政精品课程建设聚焦红色晋中、文化晋中、美丽晋中、幸福晋中,讲好晋中故事。驻地高校与县区思政课共建,一定要发挥好学科专业优势,立足丰厚的本土资源,深入研究和挖掘本土故事,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特点,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融入教育教学活动。通过建设好“何以晋中”思政课程,打造好“何以晋中”思政课堂,强化提高思政课针对性的晋中实践。三是聚焦一县一品,树起思政样板。驻地高校与县区思政课共建,要坚持系统思维,贯穿建设“大思政课”工作理念,从一个县区要有一个思政精品的基本点出发,充分调动好11个县区的社会协同资源,挖掘好本土思政教育元素,打造好思政教育基地和研学线路。通过样板示范引领,带动出现更多优秀思政案例,形成提升思政课引领力的晋中“雁阵”。

晋中市教育局局长邓继杰总结了今年以来晋中片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工作。今年,按照省教育厅“何以山西”思政课建设要求,基于我们与山西农大、晋中学院,构建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区域协作机制,共同提出了打造“何以晋中”精品思政课程群。两所高校书记和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亲自出席、亲自部署、亲自安排课程建设。我们还得到三晋文化研究会、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的大力支持。工作开展以来,左权县纪念左权将军殉国83周年制作“不朽的丰碑”思政微课,教育厅拟作为新学期开学“第一课”,在全省展播。今年,晋中片区代表我省向教育部报送“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乡村实践”一体化示范教学资源,入选了全国第二批思政课10个一体化示范教学资源。他强调,为了进一步做实做强“何以晋中”精品思政课程群,以11所高校与11县(区、市)精准结对,构建晋中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工作协调机制,增强工作力量,希望通过连续几年的打造,推动形成立足本县、辐射全市、面向全省,乃至全国,独属晋中的大中小学思政“新教育地图”。

会议邀请了河南理工大学郑德顺教授围绕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课程建设作专题讲座。

2025年3月11日,在我校召开的晋中片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工作研讨会确立“何以晋中”大中小学精品思政课程建设的工作方向。4月份,在晋中学院以视频会议启动安排。半年来,分学段征集了晋中片区两所高校和全市中小学教师的思政微课、思政系列课、日常思政课308节,75名专家分5组线上交叉评审。在工作会议上,以磨课形式推荐8位教师在今天的工作会议上示范交流,并安排评课专家点评。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冯璐作了题为“中共晋中第一个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的教学展示。

报道链接:http://h5.jp.cjn.cn/#/h5/news?informationId=4941062&sourceType=0&type=android&isDetail=0


太原龙城校区
邮编:03003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龙城大街81号
太谷校区
邮编:030801
地址: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铭贤南路1号
山西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晋ICP备05000473号     晋公网安备14072602000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