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次培训是知识与技能的双重盛宴!理论学习让我了解了无人机系统的精妙构造,熟记法规红线,掌握组装维修技巧;实操中我从首飞的紧张到熟练完成复杂航线飞行。收获的不只是无人机操控员执照,更是对无人机技术的深度理解,为我打开了新领域大门,未来在多领域我都信心满满,定要大干一场!”5月12日,在太原尧城机场农用无人机训练场地上,正在参加实习的山西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培训班学员赵政康难掩激动。
为壮大乡村人才队伍,农业农村部在全国选择5个地级市、70个县作为2024—2025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培养共计1万人以上。山西农业大学积极落实相关要求,与沁县农业农村局和山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强强联手,举办了“2024—2025年沁县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试点项目培训班”。培训班精准设置了复合型农业经理人培训班和农机社会化服务人才培训班两个班次,其中,农机社会化服务人才培训班以“无人机技术赋能农业现代化”为核心,紧密贴合县域智慧农业的发展需求,创新采用“理论筑基+实操强技”的独特模式,为沁县培育了一批既懂技术、又会应用的无人机操作骨干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科技活力。目前,培训已进行到实习跟踪阶段。
培训班立足沁县农业发展的实际现状,精准聚焦无人机在农业各个场景的应用需求,采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教学方式,精心构建了一套“基础理论+实操技能”的全方位课程体系。在理论教学环节,专家们深入浅出地系统讲授无人机概论、组成原理、组装维修技巧、航空气象知识等内容,并详细解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安全管理规则》《农业领域无人机操作规范》等法规政策,让学员牢固树立安全与合规操作意识,为他们在农业领域的飞行之路筑牢安全防线。
为有效破解传统培训“重理论轻实践”的难题,培训班大胆创新,采用“理论授课+模拟训练”的递进式教学模式。实操环节依托专业飞行训练场地——太原尧城机场,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核心课程,涵盖无人机起飞与降落、航线规划与飞行控制、模拟航拍和植保作业、应急处理训练等。在专业教练的悉心指导下,学员们从最初面对无人机时的陌生与忐忑,逐渐变得熟悉与自信,操作技能也从生疏笨拙到熟练精湛,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为名副其实的“田间飞手”。
此次培训犹如一场及时雨,为沁县智慧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人才支撑。展望未来,这批高素质的“新农人”将带着所学所悟、所思所得,在田间地头大显身手、大展宏图,推动沁县农业朝着现代化、智能化的方向大步迈进。
随着智慧农业的浪潮加速涌动,无人机技术已然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和有力支撑。山西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郭建平表示,下一步,学院将持续优化课程体系,不断拓展应用场景,助力更多农民成长为科技先锋,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智慧翅膀”。
报道链接:https://nginx-sxrb.app.sxrbw.com/sxrb/site1/mweb/202505/15/c2023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