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大学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本网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今春我省冬小麦如何搭好稳产架子

山西农民报(2025年2月11日第7版)

去年秋季我省小麦播种面积800余万亩,实现了适期、适墒播种,出苗质量普遍较好,群体合理、个体健壮。但去年 11月以来,我省小麦主产区气温偏高,无降水,今年 1 月 24-26日雨雪天气过程,缓解麦田旱情,有利于小麦顺利返青。据苗情调查,全省以一、二类苗为主,冬前苗情属于较好年份。去年“暖冬”天气有利于冬前分蘖生长,促进了晚播弱苗转化升级,但部分麦田出现旺长趋势。

“立春”已过,天气逐渐转暖,我省冬小麦从南到北将进入返青期。春季是小麦生长的旺盛期、需水需肥的高峰期、产量形成的关键期,国家小麦产业体系临汾试验站、山西省小麦产业体系专家认为,山西冬小麦春季管理要以抗旱、控旺、防寒、防病虫为重点,因苗施策,分类管理,培育健壮个体和合理群体,搭好稳产丰收架子,实现冬小麦单产提升,全力夺取夏粮丰产丰收。

一、适时镇压划锄、增温提墒保墒,提高抗旱防冻能力

镇压可以压碎土块,弥封裂缝,沉实土壤,减少蒸发,控上促下,抑制旺长。划锄可以保墒、增温、灭草和促苗早发、促根生长。一般先压后锄,达到土壤上松下实效果。镇压要做到“三不压两注意”,土壤过湿不压,霜冻麦田不压,拔节麦田不压;注意掌握镇压强度,注意机械行走速度,确保镇压质量。

对于耕种粗放、坷垃较多、秸秆还田差导致土壤悬虚的麦田,早春土壤化冻后进行镇压,可减少水分蒸发和避免冷空气侵入分蘖节冻伤麦苗。对水浇条件差的水地麦田和旱地麦田,在土壤化冻后应先压后锄,可促使土壤深层水分上移,提高地温,减少水分蒸发,起到提墒保墒,促进麦苗早返青和根系生长,同时可清除田间杂草。对长势过旺麦田,返青至起身期镇压,抑制地上部生长,起到控旺转壮作用。

二、因地因苗施策,科学肥水管理

1. 缺墒麦田、早播播量大麦田和冻害麦田:一是早春要适时开展锄划或搂麦,浇水前搂掉枯叶,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促进小麦早返青;二是在土壤解冻后小水轻浇,与底墒接上即可。有喷灌条件的地块,可小量喷水,润湿土面,促苗出土,促进生长,切忌大水漫灌,以免降温、淤苗。结合浇水亩施尿素 5 公斤左右,缺磷地块可追施少量氮磷复合肥,弥补越冬期干物质损失,促根增蘖,提高抗逆性;三是拔节期再重施氮肥,一般亩追尿素15公斤,提高穗粒数。

2. 三类麦田:此类麦田一般播种较晚,冬前无分蘖,返青前亩茎数小于50万、主茎叶龄4 叶以下、单株分蘖 0-1 个、次生根0-2条。春季田间管理以促为主,在早春中耕划锄、提温保墒基础上,待新根新蘖长出后再施肥浇水,避免浇水过早导致地温低而延迟返青,亩施尿素8-10公斤,促进春季分蘖和根系生长,促进转化升级。同时,在小麦拔节期前,根据墒情变化,进行第二次追肥浇水,亩施尿素7.5-10公斤,提高成穗率,促进小花发育,增加穗粒数。

3. 二类麦田:此类麦田返青前亩茎数 50 万-70 万、主茎叶龄4叶1心-5叶、单株分蘖1-2个、次生根3-4条。管理上要“促控结合,以促为主”,春季早动手开展镇压锄划,在起身期结合浇水亩追尿素20公斤,促进春季分蘖的发生,巩固冬前分蘖,争取更多的穗数,提高分蘖成穗率。有水肥一体化条件的地块,提倡采用水肥一体化方式管理,并适当减少肥料用量。

4. 一类麦田:此类麦田返青初期亩茎数 70 万-90 万、主茎叶龄6叶1心-7叶、单株分蘖3个以上、次生根7-10条。做好拔节期肥水管理,并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促进多成穗,成大穗,提高成穗率,稳定穗粒数。

5. 旺长麦田:此类麦田返青初期亩茎数90万以上,有旺长或有旺长趋势,春季肥水管理应控促结合。一是小麦返青期进行镇压或者深锄断根,起到蹲苗效果;二是对有脱肥现象的麦田,可在起身期追肥浇水;对没有脱肥现象的群体过大麦田,早春不要急于浇水,应在镇压基础上,将春季第一次肥水推迟至拔节期,加速分蘖两极分化,减少无效分蘖,提高抗病和抗倒伏能力。一般结合浇水亩追尿素20公斤左右。

6. 长势偏弱的麦田:对弱苗麦田、缺肥麦田和旱地麦田在土壤返浆期借墒开沟追肥或趁雨(雪)追肥,亩施尿素 5-7.5公斤,补充养分促进生长。

三、时刻关注天气变化,防范“倒春寒”

春季气温回升快、波动大,极易发生“倒春寒”,特别是3月底到4月中旬小麦拔节期到抽穗期的“低温冷害”,导致主茎或大分蘖幼穗受冻,小麦减产严重。要坚持以防为主,关注天气和土壤墒情变化,在寒流来临前,对墒情不足的麦田及时进行浇水,尤其要适时浇好拔节水,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减小地面温度变幅对小麦的不利影响。一旦发生冻害,应结合浇水追施速效氮肥,或采取叶面喷肥等补救措施,促进小蘖赶大蘖、大蘖多成穗,确保受冻麦苗尽快恢复生长,减轻冻害影响。尤其对优质强筋小麦,要特别加强“倒春寒”的防御工作。

四、精准高效防控病虫草害

随着气温回升,小麦锈病、白粉病、纹枯病、茎基腐病、麦蜘蛛、麦蚜和杂草陆续进入高发期,特别是干旱有利于麦蜘蛛、蚜虫等发生。对小麦条锈病,发现一点、防治一片,防早防小。对冬前未进行化除的麦田,当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6℃以后,在小麦返青起身期,开展人工除草与化学防治相结合。根据田间杂草种类选择适宜除草剂,进行化除,要严格按照农药标签上的推荐剂量和方法喷施除草剂,避免随意加大剂量造成小麦及后茬作物药害。

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 张定一 马小飞 王敏 姬虎太

太原龙城校区
邮编:03003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龙城大街81号
太谷校区
邮编:030801
地址: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铭贤南路1号
山西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晋ICP备05000473号     晋公网安备14072602000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