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日报(2023年11月24日第2版)
报道如下:
农业是立国之本,科技是强国之路;科技强则农业强,科技兴则农业兴。
近年来,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以助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总目标,服务“特”“优”农业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抓好抓实示范推广、校地合作、服务晋中国家农高区(太谷科创中心)等重大任务,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贡献力量。
初冬时节,暖阳和煦。记者走进田间地头、园区基地、工厂车间,看科技为乡村振兴带来的新气象。
粒粒皆科技 果果显智慧
6月11日,在洪洞县曹家庄村旱地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小麦新品种“长6990”实收测产,亩产达到582.9公斤,打破我省旱地小麦亩产579.9公斤纪录;
10月9日,在定襄县神山村示范基地,“杂谷466”实收测产,平均亩产达535.75公斤,再次刷新高产纪录;
9月12日,在长子县南街村玉米示范基地,“德育丰919”实收测产,亩产达到2447.1斤,创我省旱地春播玉米单产历史最高。
高产的背后,有辛勤的劳作,更有科技的力量。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在育种创新攻关、种质资源普查、新技术推广等方面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陈瑛研究员选育的“晋谷21号”,成为我国优质谷子新品种选育的里程碑;姚建民研究员探索渗水地膜旱作技术,打破干旱地区缺雨少水的种植困境,其技术走出山西、推向全国;2023年,学校培育的8个品种搭载神舟十六号开展太空试验……
如何实现强农兴农?在山西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廖允成看来,就是紧扣强化科技研发和创新,加强成果转化和推广,创新农业生产关键技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玉露香梨是我省特产,2013年在第十一届中华名梨·全国梨王擂台赛中获“中国梨王”称号,2014年被确定为国家果树发展主导品种。而这一品种是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两代科研人员历经30年自主培育的优良梨种。目前,种植区域从临汾辐射到全省,面积从推广初期的2000亩扩展到53.8万亩。
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赵旗峰介绍,我省大部分山区都适宜种植玉露香梨,各地也因地制宜出台一系列梨果产业发展、品质提升的优惠政策,有效推动了玉露香梨产业的发展。
种植玉露香梨,改变了隰县阳头升乡竹干村果农张保平的生活。他说:“玉露香梨不愧为黄土地孕育出的‘中国梨王’,肉质细嫩、口味香甜,对我们来说是个宝,群众致富离不了!”
专家送锦囊 振兴有力量
走进陵川县附城镇丈河村,山水相依、古朴幽静,既能体味自然之美,又能唤醒乡愁之忆。
丈河村是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行动”项目实施村之一,通过对接我省“农村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建设”战略,探索乡村振兴建设路径。实施几年来,建立了药用植物百草园,示范建设了康养果园,示范种植了有机蔬菜,帮扶发展了养殖业,建设了数字乡村平台,产业兴起,村貌一新。
74岁的李有虎养蜂70多箱,最多一年收入了20多万元。“这几年村里环境好了,空气清新、气候适宜,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我们这儿酿的蜜,纯天然、无公害,好多游客专门来买。”
实践中,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发挥自身优势,以科技之力绘就乡村新景。目前,在全省建立15个综合性示范基地、83个精品基地、125个农业示范基地,600余名农业专家组建了56支社会服务队伍,培训农民60万余人次。
——“特”“优”工程破难题。“特”“优”农业高质量发展科技支撑工程,着力在补短板、强弱项、固基础、扬优势上下功夫。经过两年实施,筛选出了36个项目130个课题。
——示范村建设树样板。从2019年开始,从我省乡村地域的多样性、系统的差异性和发展的动态性出发,对接“特”“优”农业战略,选定8个村探索实施“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行动”。
——产业研究院育产业。瞄准我省“特”“优”农业产业发展的急难愁盼,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和科技优势,与地方政府合作共赢。目前,创建了20个产业研究院,600余名科研人员参与其中。
科技沉下去,产业旺起来。在阳高,小西红柿映红致富路。目前,全县西红柿种植面积8020亩,年产值近2亿元。
阳高县和山西农业大学合作共建了山西农业大学番茄产业研究院,为“阳高红”西红柿提供了技术支撑,创建了大同市区域公用品牌“阳高红西红柿”,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A级认证,实现了全产业链布局的高效发展。
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校(院)长张强表示,要充分发挥学校遍布全省科研机构的区位、人才和科技优势,构建起以科技服务乡村、造福农民的新型示范推广服务体系,让科技兴农的种子在三晋田野开花结果。
论文写大地 硕果结农家
10月11日,繁峙县海丰农牧场上机声隆隆,智能化联合收割机穿梭于金黄色的谷穗间,田间地头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
山西农业大学谷子产业技术创新团队在这里开发引进了智能谷子播种作业系统、无人驾驶植保等核心技术与智能装备,实现了智能化精准收获作业,省工又省力。
2020年,山西农业大学谷子产业技术创新团队在繁峙县设立科技小院,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山西省谷子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原向阳就是负责人。
“这几年,谷子的产量稳步增长,智能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了谷子生产作业从粗放型到精准型的转变。”原向阳说,科技小院集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真正实现了产学研的紧密结合。
研究生李忠是科技小院的成员。他感慨:“在田里学农学,和在学校的感受很不一样。到了田里,解决了实际问题,才真正体会了学农的价值。”
在全省,像这样的“科技小院”已有28个,让农科人才队伍越来越壮大,与农民结合越来越紧密。
多年来,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大力推动协同创新和产学研深度融合,有效解决了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
59岁的常明昌,在食用菌应用研究领域已耕耘38年。多年来,他执着于蘑菇的培育、转化和推广,培育了晋灵芝1号和晋猴头96号两个新品种,率领团队完成省食用菌产业相关技术标准19项。2000年至今,他带领团队在85个县进行社会服务、46个县科技扶贫,社会经济效益达66亿元。
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各类人才来书写。
耕读教育基地是山西农业大学培养“三农”感情、培育知农爱农人才的有益探索,挂牌成立于2020年11月。晋源区稻田公园是山西农业大学与太原市晋源区合作共建的耕读教育实践基地,在水稻高产优质的基础上,推广示范稻田画、稻田混养、生态防控等新技术新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廖允成表示,注重实践、躬身实践是新农科建设的应有之义,学校将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报道链接:http://epaper.sxrb.com/shtml/sxrb/20231124/92597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