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大学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本网首页 > 科研学术 > 正文

我校参与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正式启动

4月1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食品制造与农产品物流科技支撑”重点专项——“食用菌高值化利用与减损保质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项目启动会在天津召开。项目负责人、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刘霞研究员,各课题负责人及项目骨干共50余人参加会议。我校食品学院孟俊龙教授作为“珍稀食用菌品质和功能的物质基础及健康效应作用机制”课题负责人参与本次项目启动会。

项目主管单位农业农村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产业科技处副处长王静、项目流动专员丁俭,项目推荐单位天津市科学技术局低碳科技处处长王光强,项目牵头单位天津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敏等领导出席会议,并围绕项目支持和服务保障、专项执行规范化管理作讲话。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王喆研究员、浙江大学罗自生教授、江南大学张慜教授、中国农业大学程永强教授、湖北裕国菇业股份有限公司于晓刚董事组成项目实施方案论证专家组对项目和课题实施方案进行了讨论和质询。专家组认为大食物观背景下,多元化食品供应诉求使食用菌贮藏加工技术及产品创新成为重中之重,该项目的实施将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推动食用菌产业提质增效”(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助力,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并针对课题协同创新、技术研发、应用示范、考核指标落实等关键环节提出了针对性指导意见和宝贵建议。孟俊龙教授围绕“珍稀食用菌品质和功能的物质基础及健康效应作用机制”课题的研究目标和考核指标、研究内容与任务分解、主要创新点、预期成果与进度安排、经费预算、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等六个方面对课题的整体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汇报。

“食用菌高值化利用与减损保质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项目2024年12月获农业农村部批准,项目总经费23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经费2000万元)。我校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的“珍稀食用菌品质和功能的物质基础及健康效应作用机制”课题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天津科技大学、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等4家单位组成,总经费385万元。本课题针对珍稀食用菌营养与风味物质解析不足、活性物质挖掘不充分、健康效应机制不明确等产业问题,系统研究其营养、风味与活性物质,阐明活性物质的消化吸收转运机制及生物利用度的影响规律。本课题将为珍稀食用菌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功能产品创制等高值化利用提供基础和理论支持。

太原龙城校区
邮编:03003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龙城大街81号
太谷校区
邮编:030801
地址: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铭贤南路1号
山西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晋ICP备05000473号     晋公网安备14072602000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