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农学院旱作栽培团队(高志强教授领衔)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课题组(郝兴宇教授为课题负责人)继四月份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影响因子14.224,中科院1区Top)和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影响因子6.424,中科院1区Top)发表最新成果后,又分别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影响因子10.754,中科院1区Top)和Plant and Soil(影响因子4.993,中科院2区Top)发表了题为“Trade-offs between wheat soil N2O emissions and C sequestration under straw return, elevated CO2concentration, and elevated temperature”和“Effects of controlled-release fertilizer on N2O emissions in wheat under elevated CO2concentration and temperature”的研究论文。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造成大气CO2、N2O等温室气体不断增加,而温室气体的增加又造成了全球气温升高,且这一趋势还将继续。N2O是主要的农业源温室气体,未来气候变化下农田N2O减排措施的探索可为未来气候变化下农业减排提供依据。
图1 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升高条件下秸秆还田对麦田N2O排放的影响
图2 各变量对麦田N2O排放影响的路径模型分析
N2O是一种长期存在的强效温室气体,其全球变暖潜能值约为CO2的300倍。据估计,约77%的人为N2O排放来自农业土壤,因此农业生态系统排放的N2O对全球气候变化有很大影响。
小麦生态系统中,土壤N2O排放、秸秆管理和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之间的反馈关系尚不清楚,有待深入研究。本研究表明,与环境条件相比,单一升高CO2浓度或升高温度下麦田N2O排放减少了41% ~ 46%。与秸秆不还田相比,秸秆还田通过增加土壤C、N底物和反硝化基因丰度,显著提高了麦田N2O排放31% ~ 109%。此外,秸秆还田对N2O排放的影响大于CO2浓度升高或温度升高的影响。秸秆还田通过增加土壤有机碳固存量和籽粒产量,总体上减少了净全球变暖潜势和温室气体强度。在未来变暖、CO2浓度升高的气候条件下,秸秆还田会刺激小麦种植系统土壤N2O排放,但更大程度上增加了籽粒产量和土壤有机碳固存。总而言之,秸秆还田有利于减缓气候变化,其中秸秆掺入比秸秆覆盖更有效。这将有利于理解未来CO2浓度和气温升高下秸秆还田对麦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机制,为未来气候变化下秸秆还田固碳减排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我校农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杨净为论文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为李萍教授,该课题组郝兴宇教授、宗毓铮教授、王爱萍副教授、张东升副教授、史鑫蕊博士,墨尔本大学Shu Kee Lam博士参与了本项研究。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971773)、山西省留学人员科学活动择优资助项目(20210041, 20220017)、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基金项目(YDZJSX2022A041)、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210302123398)和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青年科学项目(20210302124656)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dx.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3.164508
图3 气候变化和缓释氮肥(CRF)对拔节期冬小麦N2O排放的影响
农业生态系统排放的N2O对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有很大影响。施用缓释氮肥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然而,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施用缓释氮肥,与N2O排放相关的氮功能基因变化模式鲜有报道,有待深入研究。我们发现,在小麦生长季,N2O的累积排放量为0.39 ~ 1.65 kg·ha−1,占总氮输入量的0.54% ~ 2.29%。在拔节期,N2O排放与氨氧化细菌(AOB)呈显著正相关。与普通尿素相比,施用缓释氮肥使N2O排放显著减少了29 ~ 66%,这是由于AOB丰度降低以及拔节期亚硝酸还原酶活性受到抑制。与环境CO2浓度相比,CO2浓度升高使N2O排放显著减少了30 ~ 50%,这可能与硝化和反硝化群落受到抑制有关。在施用缓释氮肥条件下,升高温度通过增加小麦土壤中的氮矿化显著增加N2O排放,除此之外,升高温度还增加了拔节期小麦土壤中NH4+-N和NO3--N浓度。此外,CO2浓度升高和升高温度对N2O排放具有拮抗作用。在气候变化情景下,缓释氮肥对小麦产量没有显著影响。缓释氮肥可减少气候变化下的小麦土壤N2O的累积排放。这将有助于理解未来大气CO2浓度和气温升高下缓释氮肥对麦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机制,为未来农业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我校农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刘琪为论文第一作者,通信作者为李萍教授,该课题组郝兴宇教授、宗毓铮教授、张东升副教授、史鑫蕊博士、2021届硕士研究生刘亚静(已毕业),中国农业大学宋春旭副教授参与了本研究工作。本论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971773)、山西农业大学省部共建有机旱作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发项目(No. 202105D121008-3-7)、山西省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20210041)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7/s11104-023-059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