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上午,我校2025年度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研讨会在太谷校区见远堂召开。会议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突围·开放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落实省教育厅2025年度高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部署会要求,对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再推动再动员,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注入澎湃动能。

会议现场
校党委书记廖允成,山西省教育厅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田凤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校党委常委、副校(院)长孔照胜主持开幕式。华南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乐天线上参会并作专题报告。

廖允成致开幕辞
廖允成为会议致开幕辞。他简要介绍了我校国际化办学历史,并就下一步做好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提出要求。一是以“破冰”的远见,强化国际合作与交流的组织领导。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全过程,在心怀家国的同时放眼全球,以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高远的价值追求,打破思维惯性,破除路径依赖,站在校院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进一步完善国际合作交流工作机制,加强与欧亚国家和其他地区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推动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和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深度融合,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学校国际竞争优势、创新优势和发展优势。二是以“扎根”的定力,深耕国际合作与交流的特色优势。积极拓展与美国欧柏林大学合作的新领域,促进两校在学术交流、师生互派、合作办学等方面开展更多实质性合作,着力打造中美教育合作的标志性项目;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国际高粱产业科技创新院等各类平台优势,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中非命运共同体战略。三是以“绣花”的功夫,提升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工作质效。积极对接国外高水平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建联合研究中心,联合培养本科生,开展留学访学合作,探索构建“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发力的高质量发展格局;持续举办中美青年文化交流沙龙,开展农耕文化交流互鉴项目,参加“留学中国”“留学山西”教育展,通过多种方式渠道讲好中国故事;围绕申报国际科研合作项目、引进海外优秀人才和招收国际留学生等工作短板和弱项,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持续加强沟通呼吁,努力争取政策支持。

田凤娟讲话
田凤娟受托代表省教育厅向近年来山西农业大学在国际合作与交流领域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向长期以来关注支持国际交流工作的在座各位表示感谢。她介绍了省委、省政府、教育厅及省内兄弟高校在国际合作与交流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列举了我校在相关方面取得的成绩,也指出了不足和短板,希望我校在做好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方面,认清形势,深刻把握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意义;准确定位,系统化构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格局;鼓足干劲,努力展现教育强省建设中的农大担当。

程刚作校情报告
开幕式最后,规划合作部部长程刚以《服务国家开放战略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为题作了校情报告。
会议第二阶段为专题报告环节。此环节聚焦人才培养国际化创新实践与科研合作国际化实践,分为“国际教育合作案例分享”“国际科研合作案例分享”“省外高校经验分享”三大板块。农学院院长原向阳教授、软件学院院长李富忠教授、山西省后稷实验室执行主任姜亮研究员、高粱研究所所长李洪研究员、资源环境学院副院长杨治平研究员,分别以《紧抓机遇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促进作物学科快速健康发展》《软件学院国际交流实践探索》《中拉可持续粮食创新中心的学习启示》《“一带一路”国际高粱产业科技创新院建设历程、实践成果与发展思考》《让中国农业先进适应技术走进非洲》为题作专题报告。陈乐天以《服务大局强特色 错峰发展创品牌》为题分享了华南农业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实践经验。

孔照胜作闭幕总结讲话
在会议总结与闭幕阶段,孔照胜指出,学校召开此次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会议是响应省委省政府“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号召的动员部署。他强调,要锚定战略主动作为,以“三个聚焦”——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特优农业产业发展、聚焦学科专业内涵建设,落实教育强省战略;要深耕特色拓维升级,以“三个打造”——打造现代农业技术合作新标杆、打造国际化农林人才卓越培养新范式、打造“留学农大”特色品牌,树立学校国际化样板;要解放思想强化担当,以“三个机制”——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健全风险防范机制,构建发展新格局。
山西省教育厅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相关负责人及各科室负责人,我校各职能部门、教学单位、科研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宣传统战部 程旭东/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