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会议现场
10月19日—20日,植物基础研究助力营养健康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asic Research in Plant Science Improving Nutrition and Health)在我校太谷校区举办。来自中国、荷兰、澳大利亚、加拿大、丹麦、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国家以及中国香港的110多位专家学者和在校师生参加了会议。校党委书记廖允成会见了与会外籍专家。校党委常委、副校(院)长孔照胜主持会议。
廖允成会见与会外籍专家
廖允成在会见与会外籍专家时,代表学校感谢他们长期以来对学校的支持与帮助。他重点介绍了学校办学历史,尤其是合署改革以来的重大变化及取得的成果,希望在学术、人才互访、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进一步开展高水平的国际合作,共同搭建平等、多元、务实的学术交流平台,不断开拓我校教育对外开放新局面。
专家作报告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Ton Bisseling率先为大会呈上豆科植物固氮机理的精彩报告,并提出植物结瘤固氮的新思路。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分子植物科学系主任Jianping Hu教授和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Hong Qiao教授分别就植物细胞器的功能及植物激素乙烯在植物逆境响应中的作用与分子机制作了学术报告。中国香港中文大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系主任Liwen Jiang教授、美国肯塔基大学Hongyan Zhu教授、德国维尔茨堡大学Shiqiang Gao副教授先后介绍了植物细胞器的形成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ETI和NCR蛋白在豆科植物结瘤固氮中的分子调控机制,以及植物对外界刺激响应的可视化技术。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植物科学中心主任Staffan Persson教授作了题为《陆生植物细胞壁合成》的精彩报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Yansong Miao教授,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农业及农业食品部Gary Yantai Gan教授,国际著名期刊《Advanced Science》编辑Yuming Hu博士,我校姜亮研究员分别介绍了相分离在植物体级联信号传导中的调控作用、半干旱环境下实现“新绿色革命”的技术、高水平论文发表建议,以及杂粮作物在保障粮食安全和营养健康方面的重要潜力。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澳大利亚乐卓博大学James Whelan教授就种子发育与萌发过程中的单细胞与空间转录组学作了报告。
会议现场
会后,专家与我校师生进行了学术交流和讨论,参观了山西省后稷实验室、国家特色杂粮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太原)、黄河农耕文明博物馆和铭贤学校旧址。(宣传统战部 黄菲/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