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振云,山西晋城人,现为我校现教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大四学生。八岁那年的一场意外,使得袁振云不得不面对高位截瘫的现实。2004年9月,他坐着轮椅考入了古老优美的山西农大,开始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生活。四年的大学时光,袁振云收获了很多,他学习优秀,多次获得专业一等奖学金,顺利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但他心中最看重的是给与了自己的无微不至帮助的那些同学与老师,“爱使我们相聚一起,这份情谊和关爱是我大学时光最宝贵的财富。”袁振云心怀感激地说。
爱是一种责任
提到帮助袁振云的人,离不开三个男生的名字,他们是来自的山东的张思强、来自重庆的周桥、来自安徽的张裴根。四个萍水相逢的年轻人,为一个共同的志愿,走进了一个班集体。记得刚入学的时候,袁振云的母亲为了照顾他,专门向学校申请要求来校陪读。就是在他母亲在校的这段日子里,袁振云与他们相识,并且很快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他们渐渐被袁振云的坚强和他母亲的辛劳所感动,主动提出愿意跟袁振云同住一个宿舍,照顾他的日常生活与学习。
当他们与袁振云住到一起后,他们才发现,照顾一个残疾同学需要的不仅是同情与爱心,更多需要的是非常的耐心和毅力。为了明确职责,避免彼此推托,他们悄悄地立下了“君子协定”,分工到人,约法三章。周桥负责袁振云早晚的洗漱。他是细心的人,三九天,他就给他打来温水洗脸;夏天炎热,他就帮他每天洗澡冲凉。张思强负责帮他打饭,这个甚至很少有机会给父母盛饭的小伙子,常常为了帮袁振云买到可口的饭菜,一顿饭跑好几个窗口。有时班里开会误了吃饭时间,他也总不会忘去外面买了带回去。张裴根负责保证开水供应,他也坚持地很好,总是回到宿舍就掂暖壶,没有了就乐颠颠地去开水房打水。
爱是一种快乐
在与袁振云一起的日子里,他们懂得了分享,分享生活的快乐。春天,丁香花开了,他们就陪他出来踏青观赏;冬天下雪了,他们与他一起到户外“踏雪寻梅”。他们有许多相近的爱好。周桥喜欢中国象棋,刚开始袁振云还不是他的对手,后来他的棋艺长进很快,周桥屡败屡战,依然乐此不疲。张思强喜欢文学作品,常常从图书馆借回各种名著,渐渐地袁振云也喜欢上了读书。张思强给他推荐了路遥的《平凡的人生》,袁振云看了,爱不释手,将路遥所有著作都通读了一遍,被路遥笔下主人公改变自己命运的追求精神和顽强品格深深感染。张裴根喜欢电子竞技,袁振云就跟他学会了一些,在课余时操练几盘,不过很有自制力,从不沉溺于此。宿舍卧谈会上,袁振云有时会唱上一首《水手》或《星星点灯》,每次他都很投入感情。他喜欢郑智化那深沉略带忧伤的歌曲,因为那里面包含着一个残疾人对疾病的坚强和对人生的理想。
就这样,在舍友无微不至地的照顾下,袁振云走得坚强、走得乐观。有更多的人,也通过他们走进了袁振云的生活。圣诞节时,他收到了班里的同学为他手工折叠的千纸鹤;生日那天,几个宿舍的同学凑钱给他买了一只大蛋糕;辅导员张润红、孟永亮会定期到宿舍来跟他交谈,给他鼓励,并帮他申请了助残金;老乡郭江南会把帮他订阅的英语报按时送到他手里。一次去电教室学习英语听力时,他认识了一个名叫郝慧琳的学姐。她很同情他,经常在学习上给他以帮助,时不时买些水果去看望他,跟他交谈。他们姐弟相称,关系跟亲人一般。袁振云在领取学校富士康助残奖学金时,认识了一个名叫赵宁的女同学,他们一见如故,谈得很开心。有一天,他鼓足勇气,用牙膏皮、彩纸等自己动手制作了一只精美的首饰盒,送给了她。从此,他开始约会,每次当赵宁从舍友手中接过轮椅,袁振云脸上总会洋溢出幸福的微笑。
爱是一种分享
爱心是相互的,在这样的一个充满爱心的大家庭里,袁振云一直保持着一个良好的心态。他从不自己看作弱者,笑容常常洋溢在他的脸上。他不仅承受着大家的爱心,也将这份爱传递给每一个人。同学贺增兴生病住院了,他托人带钱买了礼物到医院送去问候;当他听到孟永亮老师住院时,强烈要求去医院看望他,后来在舍友的劝说下,他叮嘱他们一定要给孟老师带去自己的祝福。遇到学校、学院组织的捐款,他都是最踊跃的,也许他更能体会弱者在困难时那种对生命的珍惜和对爱的渴求。每次组织为东南亚海啸灾区、患白血病的同学、南方雪灾等捐款时,他都是尽自己所能凑一份力量。尤其是这次,当他听广播,得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后,他立即拿出100元,委托舍友捐给了灾区人民。他没有留言,但我们能够理解一个残疾人对震后余生的脆弱生命的真切关心。
作为一个残疾同学,袁振云的大学生活在很多人眼里也许是灰色的,然而,正是有了许许多多像张思强他们这样的爱心帮助,有了心与心连成的长青藤,他的大学生活才变得如此五彩缤纷,充满温情。我想,这就是爱的力量,这就是爱的光芒,是爱将他们相聚到一起。
(师坚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