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爱的奉献,这是心的呼唤……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11月30日,大学生活动中心,文理学院的迎新晚会上,伴随着悠扬的歌声,15名来自太谷县里美庄小学的孩子,代表候城乡小学、河西小学、里美庄小学、杏林小学的全体师生,用他们课余时间学习的手语,向一年多来坚持公益支教的文理学院的师生,表达他们深深的谢意。
2007年10月,我校文理学院党总支利用学院专业优势,在分团委和学生会的积极组织下,成立了义务支教活动小分队,与太谷县周边四所乡村小学(白城小学、河西小学、贺家堡小学、杏林小学)结对开展义务支教活动。到现在,支教小学已到6所,活动开展了70多次,受益学生约2000多人次。
学院领导说:公益支教,点燃了大学生青春的激情
2006年初,我校积极与驻地太谷县取得联系,组织各学院党总支、机关党总支、校团委等15个单位与太谷县15个重点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结成了共建对子,面向农村开展多层次的合作与共建活动。文理学院的学生在共建活动中,多次深入结对村及周边农村开展调查研究,看到了农村教学设施落后、师资力量短缺等现状,怀着为农村孩子们奉献一份爱心的美好心愿,2007年10月,文理学院在全院同学中发起了义务支教的倡议,在学院领导、老师的大力支持和精心组织下,通过竞争上“岗”,精选出40名优秀大学生,组成了“文理学院TFC公益支教活动队”,拉开了公益支教活动的序幕。文理学院党总支书记郭祥柱说,支教活动开展以来,青年学生表现出极大热情,他们风里来,雨里去,吃苦耐劳,奉献爱心,点燃了青春的激情。
本着“Teach For Children , Teach For China”的宗旨,支教队员们坚持利用周末时间每天往返两次(骑自行车共计两个多小时)骑车数十公里,为结对小学开展以英语教学为主要内容的支教活动。有的小学校路途遥远,天还没亮,队员们顾不上吃早饭,便骑上自行车奔赴各自的支教小学;有几名支教队员不会骑自行车,专门租来自行车学习,不知摔倒过多少次,硬是学会了骑车;里美庄支教分队队员薛白,为了在路上节省时间,她常常催促着大家加快行进的速度,一次因为回头催促大家,不小心,连人带车摔倒在地上,腿上擦破了一大片,队员们要送她回学校,但是她忍着疼痛,平静地说,“我不能失信,我答应孩子们这次要检查作业的!不能让那么多孩子等我”。
队员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讲课中,同孩子们进行互动交流,一起做游戏,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每次返程,孩子们都要目送很远。在他们给队员们的纸条上是这么写的,“大哥哥、大姐姐你们教得真好,真希望你们能留下来,不要走了。”
支教小学校长说:筑巢引凤,小学生英语成绩突飞猛进
支教活动开始以来,队员们深切感受到这些学校师资力量比较短缺,大多数英语老师被安排带临近几所小学的英语课,有的学生的英语发音带着浓重的地方口音,甚至连26个英文字母都读不标准;学生学习大都是加注汉字和拼音,不会用音标来记单词;学生大都没有学习兴趣,甚至有点讨厌学习英语。
面对这些现状,队员们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一是采用英文儿歌、歌曲等灵活的学习方式,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交流互动中逐步纠正英语发音问题;二是注重学习基础音标、句型和语法的学习;三是利用多媒体资源,注重听力训练和英语语境的培养。队员们通过放映英语原声电影等方式,一方面练习同学的听力,提高同学们的模仿能力。另一方面,通过编排小话剧、情景短剧的表演,进一步深化学习的效果;四是通过听写、背写等手段,检验学习的效果。
为了切实加强领导,更好地进行管理,学院成立了由院长李国柱担任监督顾问,党总支书记郭祥柱担任组长,分团委梁海青老师及院学生会主席担任副组长的义务支教监督领导组。领导组根据支教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如会议制度、请销假制度、考评制度等各项制度,同时监督和考核同学们在活动中的表现,确保支教活动安全、顺利的开展。
杏林小学六年级郭凯同学说:“给我们上课的大哥哥大姐姐,教学形式新颖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使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学到了知识,现在我们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从心底里感谢这些大哥大姐们,是他们让我们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
河西小学侯树杰校长说,“支教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改进了英语教学方法,促进了学校英语教学成绩的提高,我们河西小学各个年级的英语成绩都大幅提高,及格率由13%提高到90%,特别是五年级一班,英语平均成绩由过去的全乡十个班级倒数第三迅速提高到了第二名,这离不开农大支教队员的帮助,我真诚地感谢他们,感谢农大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大学生。”
支教队员说:校村共建,使我们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公益支教活动的开展,为同学们搭建了一个深入农村实践锻炼的新平台。许多同学讲,通过支教的实践,认识了农村,了解了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现状,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有的同学说,实践锻炼了我们吃苦耐劳的品质,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通过课前备课,课堂讲课,我们锻炼了胆识,提高了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有的同学还说,我们在为社会做贡献的同时,对所学的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更好的掌握……看到同学们付出的努力,收获的进步,文理学院院长李国柱老师欣慰地说:“支教活动是爱心传递、公益性质的实践活动,不仅为我们大学生深入农村锻炼搭建了一个实践平台,更重要的是开创了我院以农村支教为平台的大学生实践教学的新模式”。
支教队员王翠萍是个腼腆、内向的女孩,平时很少主动与同学们交流,为了能够把课上好,她开始主动跟同学们交流,性格变得开朗起来,胆子也“炼”出来了,现在成了队员中能言善辩、最受学生们欢迎的“小老师”。支教活动除了使同学们思维、交际等能力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带给同学们思想上、精神上的触动和感悟。王翠萍是这样说的, “在这里,是孩子们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奉献,看到孩子们克服种种困难学习的情景,我们懂得了什么是珍惜、节俭……”
支教队员赵利芳在日记中写下这样一段话:“虽然自己还是个学生,但是我不会忘记支教出发前作出的庄严承诺,我们也许并不能改变这里许多,但我们愿意在这里奉献自己的全部”、“我们从活动中体味到了苦与甜,艰辛和愉悦,我们奉献爱心的同时,自身得到了锻炼,我们成长了,成熟了,懂得了责任和义务,懂得了付出与奉献,这些难忘的经历将使我们受益终身!”
为了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队员们除自己出钱捐赠一些学习用品外,还通过一个为农村的贫困学生资助生活费的公益网站“鑫农网”,积极为家庭贫困的小学生们申请贫困资助,通过积极的争取和努力,现已为8名贫困学生申请到每学期150元的生活资助,受到学生家长和太谷县义工联盟的称赞。
面对艰辛、困难,同学们没有放弃,退缩;面对荣誉、赞扬,同学们没有满足,骄傲,他们奉献爱心,无怨无悔。现在支教队伍正在壮大,将有更多的贫困学生得到帮助。支教队员的面孔虽然在变化,但是永远不变的是一颗颗充满爱、火热的心,不变的是持之以恒、吃苦耐劳、奉献爱心的这支公益支教队伍,他们将用更加浓重的笔墨书写爱心接力的新篇章。2008年10月,又一批新的支教队员加入了这支队伍,结对的小学也由原来的4所增加到6所,爱心正在继续延续着……(王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