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0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和外籍院士选举工作已经结束。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各学部院士投票选举,各学部常委会审查确认,并经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六届五次会议审议批准,共产生了35名新院士。我校校友、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庄文颖研究员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庄文颖,女,真菌学家。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1948年7月生于北京。1975年毕业于山西农学院(现山西农业大学)农学系,1981年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1988年在美国康乃尔大学获博士学位。长期从事真菌多样性及子囊菌系统学方面的研究。完成3个属的世界专著性研究,发现真菌新分类单元182个,在《中国真菌总汇》记载的301种盘菌基础上,使我国该类群记录增加一倍。是首位参与国际权威工具书DICTIONARY OF THE FUNGI的中国籍学者。以其名字命名了一个盘菌新属Wenyingia。率先提出基于整合生物学的盘菌系统分类思路,应用于柔膜菌目等类群的研究,建立了更加趋于自然的科、属概念和系统学关系。首次提出并建立rRNA二级结构亚单位二次编码的新方法,用二级结构序列作为进化信号进行定量分析。提出并组织实施了我国区域性真菌多样性综合研究计划,推动了我国该学科的发展。
庄文颖已发表论文106 篇,其中79篇在SCI收录刊中,被十几个国家50种刊物他引180 余次;主编专著4部,参与8部著作章节的撰写。发表新属7个,新种119个,新种下单元16个,新组合56个,我国新记录220余种。对热带盘菌研究成为本领域有国际影响的工作,应邀在国际会议上做专题报告;作为首位中国籍学者应邀参加国际权威工具书DICTIONARY OF THE FUNGI编写,分类依据的学术观点受到国内外普遍重视。曾任国际菌物学会执委会委员、国际植物分类协会菌物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国菌物学会副理事长,《生物多样性》副主编,《中国孢子植物志》编委会副主编,国际刊物Fungal Diversity、Mycotaxon和Phytotaxa编委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