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大学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本网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董宽虎教授主持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通过科技部验收

    8月28-30日,山西省科学技术厅受科技部委托组织专家对我校董宽虎教授主持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退化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关键技术研究”进行了验收,通过到右玉基地现场考察、听取课题汇报、审查相关研究资料,专家组一致认为该课题资料完整,数据翔实,经费使用合理,全面完成了课题计划任务,同意通过验收。
    该课题针对黄土高原特殊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逐步恶化、农业发展落后、农民脱贫困难的现状,开展了耐盐碱饲草品种的筛选、耐盐碱饲草种植技术及对土壤特性的影响、耐盐碱饲草对草食畜消化代谢、健康和畜产品品质的影响、不同程度盐碱化草地植被重建模式、草地生态系统退化机理研究、草畜资源配置与合理利用技术、草地植被恢复机制及评价技术、退化草地植被恢复模式等研究。 课题组经三年多的研究试验,筛选出15个耐盐碱牧草,建立盐碱化草地植被重建关键技术研究核心试验区30.6hm2,示范区171hm2,退化草地植被恢复试验示范区266.9hm2,生产力提高45.9%-96.2%;建立盐碱化草地植被重建模式技术体系1套,草畜资源合理配置利用关键技术体系1套,形成地方标准草案2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鉴定成果1项,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35篇,出版著作3部,培养研究生9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9名,培训各级专业推广人员222名。重点突破受损草地生态系统恢复关键技术,集成和组装草地恢复与重建的合理模式,向周边地区大面积示范,恢复草地植被,提高草地生产力,满足草地生态建设和生产的双重需求,达到生态环境改善、农牧民收入增加、草地畜牧业高效发展的目标。
    课题研究提出的“醋糟改良盐碱化草地植被重建的模式”,中国工程院院士、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南志标教授曾给予高度评价,认为“用醋糟改良盐碱地是重大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今后应进一步加强机理研究”,该技术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利用耐盐碱牧草进行不同程度盐碱化草地植被重建,提出的“土—草—畜”一体的盐碱化草地植被重建与利用的模式,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利用驯化选育的本土植物达乌里胡枝子改良退化草地,为北方退化草地补播解决了新的豆科种质资源。(科技处)
太原龙城校区
邮编:03003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龙城大街81号
太谷校区
邮编:030801
地址: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铭贤南路1号
山西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晋ICP备05000473号     晋公网安备14072602000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