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课会现场
11月14日上午,学校在太谷校区实验大楼631多功能教室举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集体备课会。校党委书记廖允成、党委副书记李卫祥出席。

丰存斌作专题授课辅导
山西省委党校丰存斌教授应邀以“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题作专题授课辅导。田云飞、石宇、袁伟业、郝旭燕、宏蕊5位教师分别围绕全会精神融入各门思政课和专题章节内容展开交流。

认真聆听
廖允成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关键节点召开的重要会议,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党的创新理论重要研究和宣传阵地,带头学好、讲好、研究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是职责所在。就马克思主义学院进一步做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工作,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健全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政课制度机制。以集体备课的形式,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既要学院和教师研究如何更好推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有机融入思政课,还需要学院层面强化顶层设计,进一步建立健全党的创新理论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制度机制。学院和教研室要探索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以制度形式更好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有机融入思政课。二是要提升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政课针对性与吸引力。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在讲解的过程中,要围绕农科院校的学生专业实际,重点讲述“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等方面的内容,突出教学内容的“三农特色”;要更多运用山西本土案例,用山西实践来论证和阐释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突出教学内容的“本土特色”;还要围绕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积极回应学生关切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学院要积极引导老师们结合学校特色,尝试探究式、体验式、互动式、分众式等新型教学方法,打造具有农大特色的教学方法体系。三是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政课要突出成果导向。围绕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开展教学改革、理论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既能够出成果,也容易出成果。要树立起鲜明的成果导向,围绕这一重大课题持续培育教学成果、持续产出科研成果,力争获得重量级的竞赛奖项。有了强大的科研和教研成果支撑,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也就不是空话,也能够打造成为具有强大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学生“口服心服”的金课。
他最后强调,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希望马院和全体思政课教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切实把思政课建设成为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坚强阵地,为培养更多知农爱农的专业人才,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宣传统战部 程旭东/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