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农业大学经济作物研究所田洪岭团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立足山西省中药材产业发展需求,围绕种质资源平台建设、新品种选育、技术标准研发、种植基地建设、品牌建设、科企联合机制构建等方面开展研究,有效解决制约山西道地药材产业发展的源头问题,积极推动成果转化和技术示范,助力山西中医药强省战略实施。
重大科技创新工作
山西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圃平台建设。以“北药”品种为主,以推动山西道地药材育种创新为目的,在山西农业大学经济作物研究所建设的山西省中药材种质资源圃(汾阳),保存药材种质资源5000余份,通过山西省农业农村厅评审。集药用植物资源科普平台、资源研究平台、资源开发平台于一体,促进山西省药用植物保护利用及发展。
山西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圃
新品种选育。作为山西省为数不多的从事药用植物新品种选育的科研力量,以“有序、安全、有效”为生产目标,优质高抗为选育目标,提纯山西道地药材种质,选育系列新品种品系,支撑山西省道地药材种源良种化发展。选育了晋远1号、晋远2号、晋远6号;恒芪1号、晋山药1号品种5个。
生产技术标准集成研究。从适宜品种推荐,基地选址、关键生育期管理等环节开展标准化生产规程集成研究,6项地方标准并在示范基地推广应用。成功获批“十大晋药”中药材质量标准规范制定-远志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建设和党参品种选育及仿野生高效栽培技术项目。
社会服务
产业扶贫,规划先行。田洪岭带领团队承担了山西省37个贫困县脱贫产业调研,摸清了我省贫困县致贫原因,编制了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受兴县政府委托编制了《兴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3),结合中国科协项目实施,编制了《岚县经济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为柳林县、永和县、绛县、娄烦县等多地编制了相关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或可行性报告。参与编制《山西省中药材“十四五”规划》。
基地建设,精准扶贫。坚持需求导向,紧扣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内在需求,提高科技创新供给质量和效率。在五寨县建设试验示范基地100亩,适种品种展示田100亩。给予适当农资补助;建立全程生产档案;对示范田实行标准化“六个统一”管理,即:统一组织、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回收、统一加工、统一销售。农民出劳力、土地,实现点对点帮扶,做到精准扶贫。
针对新绛县远志发展特点,田洪岭提出1户2人10亩田,3年收入10万元精准扶贫模式。以基地示范+合作社领头+农户参与方式规范产区种植布局,提高全省范围内远志的标准化生产。采用优种良法配套,经过多年实践,已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真正达到了贫困区域贫困户精准扶贫,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技术支撑,智力扶贫。田洪岭带领团队成员组建中药材专家学者服务团,以现场培训、电话咨询、微信询问等多种方式,共开展各类咨询活动上千次,培训技术骨干、种植户上万人次。发放技术培训资料万余份,示范推广面积达50余万亩。通过示范样板带领做给农民看,开展技术示范培训教会农民干。在跟踪服务期,将标准化生产技术应用到生产中,为基地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打造品牌价值。对山西道地药材品牌建设作了系列工作,领衔注册“晋八味”、“晋十味”、“晋十二味”商标;依托示范县前期“一县一业”工作基础,全程参与新绛远志、浑源黄芪、安泽连翘、平顺潞党参地地理标志产品申报,并获批;开展远志抽筒工艺、潞党参揉搓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五寨示范县开展晋北芪品牌建设,标准化基地建设工作,围绕地域品牌建设制定发展方案,提升市场竞争力。
政、企、研联合机制建设。在开展社会服务的工作中逐步形成由政府搭台、企业牵头、科研支撑的三方联合工作机制。通过立项的形式为企业解决科研需求或开展技术攻关,由企业提供科研经费,提高联合创新效率,全力助推企业发展及山西中医药强省战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