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大学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本网首页 > 专题宣传 > 正文

【农业科技这十年】樊智翔(玉米研究所):田间育种攻难题 科技兴农显担当

樊智翔,男,1961年2月生,山西临猗人,学士,民盟,研究员。主要从事普通玉米、菜用大豆遗传育种及栽培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工作。曾赴日本埼玉县农业大学校、农业试验场研修深造。曾主持科技部子专题一项,主持农业部“跨越计划”子项目一项,农业部“948”项目一项,农业部产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子专题一项,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项目4项,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4项,山西省财政支农项目6项。任山西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玉米育种二室主任。

工作以来,樊智翔研究员刻苦钻研,顽强拼搏,自觉奉献。把玉米等研究事业作为他人生目标,面对着大量的田间选育任务,他克服了一名科技工作者面临的家庭困难,常年田间工作在200天左右。

培育玉米优良品种

在科研实践中,他善于思考,开拓创新,获得多项国内领先的科研成果。

其团队育成我国淀粉含量较高的粮饲兼用玉米新品种中地88及晋单54等10余个玉米优良品种,培育省审菜用大豆新品种晋豆(鲜食)33、38号两个,填补了当时我省的空白。结合产业需求,和团队成员共同努力,走科企联合攻关创业模式,先后转让玉米品种10余个,菜用大豆品种1个。共创直接经济效益600余万元,社会经济效益巨大。

其标志性玉米育种成果“中地88”的转化推广,更具代表性,四大区国审,覆盖山西、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内蒙、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及天津市等16个省(市)自治区,连续8年累计在东华北春播区、黄淮海夏播区、西北春播区及东北中熟区等推广越1500余万亩,且粮饲兼用,社会经济效益巨大。创制的优良自交系,通过合理交流,在玉米育种科研领域不断发挥着资源引领作用,为玉米育种科研提供了应有的技术支撑,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据不完全统计,种业界目前利用中地88资源育成的省审、国审品种,例如中地868、美加605等多达10余个。其团队积极探索玉米遗传规律及种质资源创新,先后在《中国农业科学》《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玉米科学》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合著“玉米栽培技术”论著一部,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收获科研累累硕果

他学术严谨、淡泊名利、开拓创新、吃苦在先、勇攀高峰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受到了国内同行的广泛赞誉。

他的科研成果在生产上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玉米的品种成果行业内影响甚广。他带领团队积极与企业联合实现了“科研院所+种企+玉米育种[生产基地(农场、农户)]的产业链开发模式,使一度落后的课题育种达到了一个新水平。工作以来获得省部级奖励10余项,其中,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三等奖1项;山西省农业工程类项目特等奖、一等奖各1项。其他类奖项多项。2008年个人荣获“山西省科技奉献一等奖”1项。曾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两项,并分获省院两个年度奖励,同时在忻州地区荣立二等功一次。

他带领的研究室曾被评为山西省农科院先进课题组。他本人曾获得山西省科协科学传播专家,先后多次被评为省农科院、玉米所先进工作者;积极参政议政,多次荣获民盟、市政协优秀政协委员光荣称号。做为科技创新模范工作者、优秀盟员、政协委员,在成绩面前不骄不躁,无私奉献是他的人生信条,扎实认真的工作作风是他多年来形成的风格,樊智翔同志奉献科研事业,参与政协议政,壮美了自己绚丽的人生。


太原龙城校区
邮编:03003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龙城大街81号
太谷校区
邮编:030801
地址: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铭贤南路1号
山西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晋ICP备05000473号     晋公网安备14072602000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