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大学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本网首页 > 专题宣传 > 正文

【农业科技这十年】卢保红(玉米研究所):把育种事业当成自己的第二生命

卢保红,男,1973年10月生,山西忻州人,中国共产党党员,研究员。1997年7月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药用植物专业,随即入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至今,2005年3月取得中国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硕士学位,山西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山西农林水工系统标兵个人及五一奖章获得者。主要从事玉米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

不断创新,是卢保红研究员的特质。小到把白大褂的小口袋改为大口袋方便装记载本,大到育种思路和方法的改进,他全身心地投入在工作中。二十多年来,他引进和尝试各种新技术:从改造劳动工具——划行器、点播器、小区播种机,到改进试验方法——十字划行、绷线划区,再到尝试新的育种方法和理念——高密度选系、单倍体育种,他从未止步。近两年来,又研发了甜糯玉米配套的深沟覆膜施肥播种一体机,因其能探墒播种、提早上市,有效延长了加工企业加工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得到了甜糯玉米企业和种植户的一致好评。

奋斗不止,是卢保红研究员的座右铭。“人活着,不奋斗有什么意义?”是他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响应“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生动表现。白加黑,五加二是常态化时间表,每年往返于忻州和海南,做一只育种的候鸟,常常是一年到头休不了十天,从早到晚要工作十几个小时,有时候,累到没吃晚饭就睡着了,但他却心甘情愿。

为民奉献,是卢保红研究员的初心和永远前进的动力。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他,吃过各种农村的苦,干过各种农业的活儿,工作以后,让更多的人种更高产的玉米,吃更香甜的玉米是他心中从未忘怀的心愿,因此,才能承受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玉米育种的辛苦。常年的风吹日晒,皮肤黑黑的,手掌磨得粗粗的,衣服上、车子上总是泥土不断,他笑称自己是标准的“泥腿子”。

学而不辍,是卢保红研究员的致胜方法。从事研究工作,不了解前沿科技就是落后,不学习新的知识,就相当于退伍,多年来,他坚持学习,历届竞雄玉米育种班他都不愿错过,经常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专业期刊更是认真研读,从中汲取营养用于自己的研究中,和同行交流切磋更是他的一件乐事。

凭着满腔热血,卢保红把育种事业当成自己的第二生命,一个个科研成果也开花结果。2005年中国农大取得硕士学位后,根据玉米育种发展趋势,在玉米所率先进行高密抗倒玉米材料选择,基础材料按10000~12000株/亩的密度进行高压选择,杂交组合按5000株/亩进行品比鉴定,坚持10多年,现有多个玉米材料与组合耐密抗倒。

2008年开始率先利用单倍体诱导探索玉米自交系选育,加快玉米育种进程,其后承担多项试验进行实践应用,已选出千余份玉米双单倍体自交系。

选育的甜玉米新品种晋超甜1号于2014、2017年通过国家黄淮海与西南区审定,填补了山西省国审甜玉米品种空白,2019年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近年来在全国鲜食玉米会累计获得9项全国奖励,2021年被选定为山西省农业技术主推品种。该品种因口感香甜脆并且产量较高,在华北市场广受种植户和消费市场的欢迎。

在玉米栽培研究方面,2016年率先应用滴灌设施进行水肥一体化应用,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2017年又研发鲜食玉米深沟施肥播种覆膜一体机,采用这项技术可以比普通铺膜提早一周播种,苗期在膜内生长一月,避免早春极寒天气影响,种植户可实现提早上市抢行情,获得较好收益;加工企业可延长加工周期,提高设备利用率,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近两年该技术又在小杂粮旱作栽培上开展了试验,其中对促进谷子保苗增产效果明显。

玉米育种方面,共审定9个品种,分别是忻早1号、忻玉109号、忻糯5号、晋单71号、晋超甜1号、晋超甜2号、晋甜加糯2号、晋黑糯1号、鑫源99。

在实践应用的同时,卢保红对自己的科研工作进行总结思考,发表各级各类论文4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7篇。共取得山西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农村技术承包集体二等奖1项,申请发明专利1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4项,主持、参加项目40多项。

优异的工作业绩,淳朴的人格品质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卢保红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科技标兵,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发挥出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太原龙城校区
邮编:03003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龙城大街81号
太谷校区
邮编:030801
地址: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铭贤南路1号
山西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晋ICP备05000473号     晋公网安备14072602000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