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大学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本网首页 > 丁 香 苑 > 正文

也说“孝礼”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其文化底蕴十分深 厚。在各种的历史典籍和名人家训中不乏关于文明礼仪的介绍。清代的著名《训蒙文》(又名《弟子规》)之中的第一段便是“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人将道德礼仪作为判断一个人的首要标准。其重要性已经远远高于学业和成绩。又有古人言“百善孝为先”,由此可见,“孝”在当时社会的地位。

在中华民族,“孝”的观念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孝”字,也就是说,在公元前11世纪以前,华夏人民就已经有了“孝”的观念。《诗经》中则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的咏叹。

那么,何为孝道?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汉代贾谊的《新书》中“孝”界定为“子爱利亲谓之孝”。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在我们年纪尚小的时候,应当谨听他们的教诲,不让他们为我们担心;在他们年老之时尽我们所能让其老有所依,平安快乐的度过晚年,这便是孝顺。

其实,保护好我们自己的身体,树立好我们自己的品德,也是孝的一种表现。就如《弟子规》中所说的“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意为: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受到伤害,让父母亲忧虑。更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可以做出伤风败德的事,使父母亲蒙受羞耻。所以,保护好自身,树立好自己的美德是对父母亲的一种孝。

孝,不可简单效仿古人的做法。像古代的《二十四孝》故事中“埋儿葬母”“恣蚊饱血”“尝粪忧心”等做法,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条件的改进,我们早就不需要去那样做。孝,要符合现代时代要求。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叶公告诉孔子他那边有个正直的人,当他的父亲偷了别人家的一只羊时,他将自己的父亲给举报揭发了。孔子却说,他所认识的正直的人并不是这样的。在他们那里,父亲包庇儿子,儿子也包庇父亲,这样的父子才可以称得上是正直的人。然而在现在看来,孔子的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论语·为政》中记载了孔子的弟子向他问孝的事情。子游问孝时,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对于子游的发问,孔子回答得极富哲理。子夏问孝时,关于如何具体行孝,孔子在这里突出了一个“敬”字,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他明确地提出在伺俸父母时,还要做到和颜悦色。他特别强调了态度问题,主要是在于为人子女者的孝心是否根于诚笃,他要求子女要确实出于敬爱之心,真心实意地去孝敬父母。又如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也就是说,对待父母不仅仅是物质的供养,关键在于要有对父母的爱,而且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真挚的爱。

在当今物质、金钱、科技大爆发的新时代,许多人认为,请几个保姆照料他们的日常起居,给他们足够的钱和宽敞的房子便是孝顺的表现。殊不知,父母真正在乎的,并不是物质上的丰富,而是子女朝夕相处的陪伴和膝下儿孙满堂的幸福。然而我们总是有很多种理由,学业忙、工作任务重……错过了与父母一次又一次的相处时光。

在《哈佛家训》有一则小故事:一个年迈的老人,指着树上的一只鸟问自己年轻的儿子,“这是什么鸟?”年轻人只是淡淡的回答说,“这是一只乌鸦。”没过一会儿,老人又对年轻人问同样一个问题,年轻人不耐烦地回应,“这是一只乌鸦。”之后,当老人又一次问同样的问题时,年轻人几乎有些愤怒地告诉他,“我跟你说了多少遍了,这是一只乌鸦!”此时,老人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你小的时候,指着一只乌鸦一遍又一遍地问我说,爸爸,这是什么鸟啊?我没有丝毫不耐烦,只是一遍又一遍地告诉你‘孩子,这是一只乌鸦’,直到你反复问了我同一个问题三十遍,我依旧是温和地告诉你,而现在我只是想重温一下当时的情境……”听到这里,年轻人的眼睛默默湿润了……

随着父母的年纪越来越大,有时候他们会一遍又一遍地问我们同一个问题,一次又一次地让我们做同样的事情。其实他们只是为了寻找以前和你在一起的那些美好的回忆。不要辜负父母的养育,我们应当多拿出些时间来陪陪他们,别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更有数十年如一日的教诲之情。为人子女者,应当义无反顾地对父母的爱予以回报,尤其是当父母逐渐迈向垂老之年时,我们更应该陪伴在他们身边,给予他们所需要的关怀。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去理智地尽孝、行孝,尽我们所能传承孝礼,让五千年的美德在我们这一代更好地弘扬。(刘德恩泽 校报第457期)

太原龙城校区
邮编:03003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龙城大街81号
太谷校区
邮编:030801
地址: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铭贤南路1号
山西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晋ICP备05000473号     晋公网安备14072602000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