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大学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本网首页 > 农大人物 > 正文

国庆专访:为农业现代化的奋斗情怀

 

为农业现代化的奋斗情怀

——郭平毅教授见证改革开放以来我校的科技发展

校报记者 王纪平 赵琦琦

 

金秋时节,正是山西小米收获的季节。在平定县巨城镇南庄村,伴着收割机的隆隆声,一垄垄成熟的谷穗纷纷“喂入”收割机,长40多米、宽6米的谷子地10多分钟便收割完成。

“往年这片地,需要我们老两口花两三天时间才能把谷穗收完,现在有了收割机,收谷再也不用愁,省时又省力。”南庄村村民刘庆余说。“过去山西农民种谷子一直是‘播种靠摇耧,收割靠镰刀,掐穗靠爪镰,脱粒靠碌碡’,以人工为主的传统谷子生产方式费工费时,产量低而不稳,严重制约了谷子产业的发展。”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谷子)首席专家、山西农业大学教授郭平毅说,“如今随着谷子全程机械化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的谷农再也不用辛苦地弯腰挥镰了,山西的谷子种植效益也开始显著提升。”

我校农学院郭平毅教授1980年参加工作,到如今已近40个年头,这些年,他切身感受到伟大祖国的日益繁盛,亲身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农业发展的沧桑巨变,跨过了山西农业大学科技工作不断提升发展的每一个台阶,见证了农大科研设备、科研环境、科研条件的进步与发展。

从一把尺子一杆秤到全程生产机械化

郭平毅老师留校任教之初,那时的农大师生,有的就是传统简易的实验设备,如一把尺子丈量土地,一杆秤称重产量。就是靠着这简易的设备扎根到田间地头,查验作物生产条件、观察作物的生长状况,做实验、收集数据等。伴随着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现如今,郭教授团队已经自主研发了覆膜穴播施肥一体播种机、碾压保苗机、中耕培土除草机,改良了绿色防控施肥施药机和谷子联合收割机;计算实验数据、测量记录作物生长指标等,也用上了最先进的智能化计算机和可以随时实地监测的作物生理生化测试仪、光谱仪等,可以说,使用的设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屋子”三五间到整栋办公楼

郭平毅教授回忆起80年代的农大,大农科专业80%-90%的系和专业都集中在一栋办公楼上,每个系能分到的实验室、教室和办公室寥寥无几,做科研工作的时候大家都挤在一起,科研条件实在有限。

随着农大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办学水平的提升,农大科研条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当初的一栋楼就涵盖了几乎全校专业的办公、教学、科研场所,发展成为如今一个学院就拥有一栋或几栋楼。科研环境的改善、科研条件的优化,让郭平毅教授有了更多的空间专注科研事业,他先后主持和参加完成科技项目20多项,获省级科技奖励13项,其中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3项;先后获批谷子产业化技术山西省“1331”重点创新团队、山西省小米产业工程研究中心、山西省化学调控工程中心等三个省级科研平台;先后牵头、参与申报了国家功能杂粮技术创新中心、农业部华北黄土高原地区作物栽培与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化研究室,植物生产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科研平台。

从帮扶农户生产增收到推广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服务“三农”工作一直是农大人的执着坚守,80年代,农大人凭借现有的科研条件、科研成果,服务当地农民生产增收。40年过去了,农大人以服务“三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全省脱贫攻坚为己任,彰显了农大人始终不变的“三农”情怀。郭平毅教授就是农大人的典型代表,他带领着农大谷子团队,选育新品种、研发技术、改良机械,根据山西自然条件,先后在忻州市繁峙县、定襄县,晋中市寿阳县、榆次区,大同市广灵县等市县实现了谷子全程机械化生产,获得了谷子千亩连片、平均亩产过千斤的喜人成绩,彻底改变了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劳作方式,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推动了谷子产业发展。他们一直奔走在三晋大地,深入到偏关、兴县等国家级贫困县,以谷子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为核心技术,培训农民、指导生产,实现精准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这40年里,无论实验设备落后还是先进,郭平毅教授始终保持着为农民、农业发展贡献自己力量的初心,并为之不断奋斗。他感慨地说到:“我见证了农大40年来的发展,招生规模、办学层次、科研条件、服务社会等多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如今,我们迎来了新中国成立的第70个年头,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刻,我们农业科研工作者,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而不懈努力。”

太原龙城校区
邮编:03003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龙城大街81号
太谷校区
邮编:030801
地址: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铭贤南路1号
山西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晋ICP备05000473号     晋公网安备14072602000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