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大学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本网首页 > 农大人物 > 正文

“全国模范教师”张淑娟先进事迹

张淑娟,女,汉族,1963年3月生,中共党员,山西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工作33年来,她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模范履行岗位职责,立德树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谱写了人民教师致力于大学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华彩篇章。

一、教书育人,改革创新,成绩显著

爱岗敬业,律己育人。大学教学33年来,张淑娟教授努力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做好老师的四个标准,即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

33年来她深知“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池水”的道理,无论多忙,无论多困难,他都坚持边工作边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1994年开始在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学院读硕士研究生,在当时缺少课程教师的情况下,她主动承担教学任务,每周五晚返回,周六、日为本科生讲课,辛苦劳累可想而知,她坚持着完成了研究生的学习;2000年开始在浙江大学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读博士研究生,课题研究之余,常与浙江大学国家工程制图教学团队的老师交流自己主讲的机械制图课程的建设,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结合农业工程人才培养重视工程应用的要求,创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从此开启了本科机械制图课程改革和农业工程科学研究的高度;2017年,她到美国访学一年,开启了农业工程研究前沿以及工程制图课程建设的新旅程。她就是这样一个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不知疲倦,一步一个脚印,攀登着专业知识的一个又一个高峰。

张淑娟教授33年来始终坚守在大学本科基础课教学一线,她是新生在大学课堂见到的第一位专业基础课老师,她深知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她热爱她的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她不仅是学生们专业知识的领路人,也是学生大学生活的热心导师。她把手机、QQ、微信等联系方式公布给学生,方便随时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她认真对待每一堂课,认真对待每个学生、每次作业、每个习题,学生们感动地说:“没想到大学老师还这么认真改作业”;她关心每个学生的学习,尤其关注知识掌握不好的学生,及时找到原因,及时辅导答疑;她以学生为本,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专业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培养,开拓创新,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她年年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而且高质量地完成教学工作任务,多年来,无论是网上学生评价,还是教务处组织的学生评价,学生们对张淑娟教授的教学评价均为优秀。

张淑娟教授为人师表,行为世范,师德高尚。她敬业爱岗、教书育人的事迹通过“全国十佳农机教师”评选等活动,在中央电视七台、中国农机化报等媒体均有大量报道,她在全国农业工程学科教书育人成绩突出。

改革创新,成绩显著。张淑娟教授主讲农业工程学科本科生的“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并负责该课程的实验室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教材建设和课程的教学改革。

33年来,张淑娟教授带领课程团队,用先进的理念和高度的责任心,全方位建设山西农业大学的“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不断开拓创新,提高教学质量。33年了,主讲的课程早已融入她的生命中。课程的建设结下了累累硕果:2008年荣获山西省精品课程,2010年荣获国家级精品课程,2013年荣获山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2016年荣获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19年批准为山西农业大学精品开放课程和申报山西省精品开放课程,该课程的MOOC和翻转课堂正在建设和实施之中;坚持课程教学改革创新,主持省部校教学改革项目10余项,带领课程教学团队的教师坚持边研究边建设,2007年荣获山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2017年荣获山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她与全国十多所农业院校的老师们合作,主编从“十五”到“十三五”制图课程系列教材8本,且持续更新。其中1部评为“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并荣获教育部精品教材奖,2部荣获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优秀教材奖,现在有20多所农业院校学生和教师在使用,并获得了使用师生的好评;她注重课程团队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致力于团队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共享课程建设资源和教学经验,一起编写教材,一起对外交流和学习,一起申报教学和科研项目,让他(她)们尽快成长,已形成由3名教授(2名博导、博士,1名硕士)、4名副教授(2名博士、2名硕士)、3名讲师(2名博士、1名硕士),2名实验师组成的充满改革活力、潜心服务学生教学的教师团队。承担着全校农业机械、机械设计制造、车辆工程、电气工程、食品工程、环境工程等专业的制图课程教学任务;课程教学中,特别重视本科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完成了从校内基本实践实验室到校外专业机械设计教学基地建设,从计算机绘图实验室到3D打印实验室实验基地建设,形成了课程实践教学的新体系。连续多年指导大学生参加全国和省级大赛,学生屡获佳绩:2013—2018年学生参加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山西赛区,荣获山西省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和三等奖2项;2016年在第九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创新大赛上,学生们获得团体一等奖4项,团体二等奖22项的好成绩。

张淑娟教授主讲的“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的建设成果和经验在全国农业工程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和学科建设会议上以主题报告在大会交流,得到与会的全国农业工程学科院士、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和赞扬以及邀请交流。还有,随着制图课程的网站建设,尤其是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全部教学资源已于2013年全部在“爱课程”网站运行,免费支持在校大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学习。

 

二、科研育人,创新培养,成绩突出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她努力进取,探索创新,致力于农业机械新技术与装备的研究。主持国家、教育部和山西省等科技规划项目8项。参加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和省级项目8项;批准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被SCI、EI收录30余篇(SCI9篇),1篇荣获“中国农业机械50年百篇优秀论文”奖等。从教33年间,张淑娟教授坚持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亲自指导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一方面向学生传授相关专业知识,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自己学习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独立进行实验,撰写实验报告和毕业论文,并注重引导学生们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难题,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以及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她指导的本科生中,赵艳茹等多位同学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被评为“山西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优秀论文”。成为研究生导师的20年间,她善于把握学科前沿,注重培养研究生独立科研的能力,她要求研究生大量阅读文献,及时关注学科发展最新发展动态,并定期向她汇报。她把创新作为科学研究的生命线,鼓励研究生多进行创新性实验,支持学生申报省研究生创新基金,通过完成这些基金项目来培养学生独立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她的研究生中有4人获得省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为拓宽学生的科研视野,她邀请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的汪宁教授及团队来校讲学或进行科研合作,并签订了研究生合作培养协议。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张淑娟教授会根据每位研究生的具体情况而制定不同的研究方向,让他们的研究富有最大的兴趣。她对学生的论文要求非常严格,不厌其烦,发复修改,直到满意为止。她严谨、扎实的教风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两篇硕士论文被评为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最近五年,毕业研究生中有9人次荣获国家奖学金,有6人到浙江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攻读博士。

三、社会服务扶贫攻坚 乐此不疲

近年来,张淑娟教授响应扶贫攻坚社会服务的号召,多次参加农业一线的科技服务。她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走出校园,多次参加山西省农机系统举办的基层农机干部职业培训,为他们讲解农业机械化新技术与装备;多次参加新农村建设农机合作社、职业农民培训,为他们传达国家关于农业机械化的新政策、新技术、新装备,尤其是讲解有关果蔬生产以及加工技术和装备。为了在离开时,还能让农民朋友继续学习,她每到一处都把自己熟悉的有关专业公众号留下来,还把自己的联系方式留下来,她熟练的专业讲解,收获了一次次的肯定和掌声。今年她作为首席专家参加了“吕梁扶贫攻坚行动”项目,多次顶着烈日、冒着酷暑,行走在吕梁市临县、柳林、中阳等县的乡村崎岖的山路上,服务指导农机专业合作社有关核桃、枣园各生产环节需要的农业机械的选择和使用,用所学的农业机械专业知识和掌握的有关制造和销售厂家的有关信息,及时为核桃、枣园生产合作社排忧解难,为吕梁农民脱贫攻坚献计献策,为国家乡村战略的实施贡献力量。

她兼任第十一届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委员;兼任中国农业机械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第二、三届副主任;兼任山西省工业技术图学会副理事长和中国图学学会第七届图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科技创新基金、教育部长江学者评审专家,兼任国家、教育部科技奖成果评审专家;兼任北京市、浙江省、山东省、四川省等省市自然基金和科技奖评审专家;兼任《农业机械学报》、《农业工程学报》、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Sensors等国内外专业杂志评审人等。她就是这样一个每天都过得非常充实,永远在路上,永远不知疲倦的模范教师。

卓越的工作成绩,张淑娟教授获得了众多荣誉和奖励: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十佳农机教师、山西省“三晋英才”、山西省模范教师、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山西省教学名师、山西省教育系统优秀党员、山西省1331工程好老师、山西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山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等等。张淑娟教授常说:成绩只代表着过去,未来仍需努力!她在用心,用她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实践着她执着前行的理念,相信她一定会继续在高等教育这块热土上不懈耕耘,谱写出新的更加辉煌的篇章。

 

太原龙城校区
邮编:03003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龙城大街81号
太谷校区
邮编:030801
地址: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铭贤南路1号
山西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晋ICP备05000473号     晋公网安备14072602000114号